陈兰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更多>>
- 电凝聚法去除地热水中氟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研究了电凝聚法对模拟高含氟地热水(氟含量8mg/L,pH8,水温60℃,矿化度200mg/L)的除氟。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地热水的除氟可控并能获得理想除氟效果(处理水氟含量<1mg/L)。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水pH值5.5~6.0,电解电流密度约15A/m2,电解槽停留时间4~5min,倒极时间5~10min。
- 胡勇有陈兰英隋军
- 关键词:电凝聚法电解地下热水除氟
- 异硫氰酸酯的分析方法被引量:5
- 2014年
- 芥末中的风味成分是异硫氰酸酯,具有杀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症等作用。某些十字花科植物的根茎中含有异硫氰酸酯,其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二乙胺滴定法等等。综述了异硫氰酸酯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陈兰英毕明芳余倩赵肃清彭超邓雪琴
- 关键词:异硫氰酸酯色谱法光谱法
- 新时期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根据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特点,从仿真实验的引入、综合实验的设置入手,总结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小论文的实验报告撰写形式,教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所学的化工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出网上预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为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 郑育英陈兰英周立清吴昭俏
-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
- 染色淀粉膜法测定α-淀粉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染色淀粉膜法测定血清α-淀粉酶,介绍了染色淀粉膜法反应机理及制备工艺,建立了该试剂的测定方法。并通过稳定性、重复性、抗干扰性、相关性等实验进行了方法学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染色淀粉膜法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批内最大变异系数c.V≤4.48,批问C.V≤5.28;胆红素和血色素对测定无明显干扰;与碘淀粉法相关性良好(R2=0.9857); 216例正常人血清参考值范围33-137 Udl-1。
- 尚小琴陈兰英郑成
- 关键词:淀粉Α-淀粉酶
- 浅谈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被引量:1
- 2011年
- 阐述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工科高校化工学生工程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以及竞赛等环节完成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过在校的四年的学习,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使之有机地联系,为学生夯实基础,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
- 周立清陈兰英李大光吴昭俏
-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教学
- 《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5
- 2004年
-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既重要又有一定难度的课程。转变教师观念,正确认识教学活动的主次关系,树立以学为 主、以教为辅的新的教学观念,并在此观念的指导下,采取启发式教育、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提 高教师素质、因人施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 尚小琴郑成陈兰英吴俊荣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系列 CAI 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 1998年
- 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系列CAI课件为例,综述有关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教学设计,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实践应用效果.
- 李功样温健陈兰英
- 关键词:教学单元CAI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件
-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化工原理是化工、环境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要提高化工原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以往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和笔者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对比式、情境式、多媒体辅助式、归纳总结式等教学方法,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郑育英余林李军周立清陈兰英
-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 一种抗食源性致病菌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食源性致病菌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食源性菌,稳定性好,提高贮存过程中精油稳定性的,安全无副作用抗食源性致病菌的微胶囊;所述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微胶囊山以葵精油和橄榄油作为囊芯,以带天然...
- 赵肃清彭超吴盼盼陈兰英余倩秦静杨灵珊
- 文献传递
- 化工常用设备设计系列多媒体CAI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 2001年
- 为了加速化工原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研制开发出《化工常用设备设计系列多媒体CAI软件)。在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李功样陈兰英等
- 关键词:多媒体CAI化工原理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