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剖宫产
  • 2篇助产
  • 2篇助产士
  • 2篇现代医学模式
  • 2篇护理
  • 1篇带教
  • 1篇带教工作
  • 1篇带教体会
  • 1篇调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压力
  • 1篇预防措施
  • 1篇职业危害因素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生物钟
  • 1篇生物钟节律
  • 1篇剖宫产产后
  • 1篇剖宫产产后出...
  • 1篇剖宫产率

机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周小燕
  • 5篇蒋红梅
  • 2篇易萍
  • 2篇王显华
  • 2篇李力
  • 1篇邱海燕
  • 1篇俞丽丽
  • 1篇颜耀华
  • 1篇廖陈亮
  • 1篇王贤华
  • 1篇钟小林
  • 1篇江灿
  • 1篇郑英如
  • 1篇李晓莉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职业性危害对助产士健康的影响及防护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满足不同社会层次孕产妇的生理、心理需求,更好的为她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要求助产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保持身心健康。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助产士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仍然是个全球性问题,已成为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是为大众健康服务的基础。如何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周小燕蒋红梅
关键词:身心健康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个性化服务现代医学模式
204例出生缺陷儿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出生缺陷儿临床状况。方法对1990年至2009年本院住院分娩的21 050例围产儿资料分析,并对204例出生缺陷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9.69‰,出生缺陷前五位排序为:颌面五官畸形、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含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消化系统畸形。与孕早期有不良病史(服药、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噪音)相关的有72.55%,与烟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相关的有6.37%,与不良产史相关的有21.08%。结论"关口"前移、筛查普遍、治疗优先,防止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李力易萍颜耀华蒋红梅郑英如俞丽丽刘诗玲周小燕江灿李晓莉
关键词:围产儿预防措施
163例出生缺陷原因及干预措施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出生缺陷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1991~2007年16年间本院出生缺陷儿163例,对产妇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不良嗜好、不良孕产史5个方面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163例中产妇年龄:20~30岁121例,30~40岁40例,40~50岁2例;农村33例,城市130例;文化程度:小学20例,初中83例,大学以上60例;产妇不良嗜好7例,占4%;不良孕产史31例,占19%。结论通过出生缺陷原因分析,强调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和孕期保健、出生缺陷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周小燕蒋红梅易萍钟小林李力
关键词:干预
欣母沛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并存在产后出血倾向因素者70例,胎儿娩出后采用欣母沛250μg宫体注射。结果70例中显效56例,占80%;有效13例,占18.57%;1例无效,占1.43%。结论欣母沛用于预防和治疗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具有方便、快速、安全的特点。
廖陈亮蒋红梅邱海燕王贤华周小燕
关键词:欣母沛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
助产士心理压力及自我调适被引量:4
2008年
周小燕蒋红梅
关键词:心理压力助产士自我调适现代医学模式母婴健康生物钟节律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的目的就是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融为一体,通过实习,使护生了解病房护理工作的特点、具体内容及护理操作程序等,培养护生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已成为临床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临床护理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周小燕王显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护理教学护理操作程序护理带教工作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可行性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0年为54.4%,2001年为53.2%,2002年为56.7%,2003年49.8%,2004年为62.1%,2005年为66.9%,2006年为60.0%,2007年为71.1%,2008年为73.0%。结论:9年剖宫产率是呈上升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周小燕王显华
关键词:剖宫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