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及干预策略
- 冯艳平杨春要章云飞吕帅国刘晓飞徐刚谢广伦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后容易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受损、语言理解能力减退、焦虑、人格改变和社会融合能力减退,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对麻醉药物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药物
- 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刘晓飞
- 关键词:胸廓切开术
- 地佐辛、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地佐辛、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临床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氟比洛芬酯组,每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在给药前即刻(T0)、气管插管后2 min(T1)、切皮后30 min(T2)、拔除气管导管后2 min(T3)及术后1 h(T4)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及拔管即刻、拔管后0.5、1 h两组VAS和Ramsay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与T0比较,D组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T2、T3时点升高(P〈0.05),F组在T1~T3时点升高(P〈0.05)。组间比较:与D组比较,F组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在T1、T2时点升高(P〈0.05),在T0、T3、T4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say评分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0.5 h升高(P〈0.05)。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可用于围术期超前镇痛,且效果确切,比氟比洛芬酯能更好的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并提供良好的镇静水平。
- 徐刚刘晓飞王建伟
- 关键词:食管癌地佐辛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激反应
- 开胸术后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 :对比开胸手术前后PaO2 和PaCO2 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 73例开胸手术病人 ,麻醉前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手术结束后当病人能应答、睁眼、潮气量 (Vt) >8ml/kg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病人呼吸空气 10min后PaO2 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1) ,达低氧程度者 17例 (2 3 2 9% ) ;PaCO2 均较术前有所提高 (P <0 0 1) ,达二氧化碳潴留程度者 5例 (6 8% ) ,3例病人同时合并低氧。结论 :开胸手术后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普遍现象 。
- 刘晓飞周东民
- 关键词:PAO2PACO2开胸手术
- 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体会被引量:4
- 2007年
- 刘晓飞曹晓阳
- 关键词:腹腔镜围术期麻醉并发症
-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对老年肿瘤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对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年龄65~75岁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0例(食管癌患者23例,肺癌12例,肝癌10例,宫颈癌8例,甲状腺癌7例),男39例,女21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术中麻醉维持E组TCI依托咪酯1μg/ml;P组TCI丙泊酚2~4μg/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30min(T2)、2h(T3)、24h(T4)、48h(T5)患者血清中的皮质醇(Cor)、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E组Cor浓度、T3时醛固酮浓度明显降低、而T3时ACTH浓度明显升高(P<0.05);T2、T3时P组Cor、醛固酮浓度升高,T4时患者血清中的Cor、醛固酮、ACTH浓度基本恢复到T1时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E组Cor浓度较P组明显降低(P<0.05);T2、T3时E组点醛固酮浓度较P组降低、ACTH浓度较P组升高(P<0.05)。结论依托咪酯TCI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超过24h,但Cor已经恢复到诱导前水平的70%以上,48h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 刘晓飞徐刚任柏林
- 关键词: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老年皮质醇肾上腺皮质功能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期和苏醒期的比较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和苏醒期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诱导时、插管后、插管后5m in,拔管各个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间使用镇痛药和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SBP、HR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R组的SBP、DBP、HR相对稳定,而F组却明显升高(P<0.05),5m in后两组仍趋于稳定。麻醉恢复情况:R组在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上明显短于F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R组在拔管时血压、心率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使用镇痛药物情况R组12例,F组4例,R组有2例患者躁动,F组6例。结论瑞芬太尼相对于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更具优势,但由于其药效作用消除快,疼痛亦出现较早,需及时给予必要的术后镇痛。
- 刘晓飞张玉琳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
- 芬太尼硬膜外给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 2002年
- 周东民刘晓飞幸芳
- 关键词:芬太尼硬膜外给药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
- 美托洛尔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麻醉24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刘晓飞徐刚
- 关键词:美托洛尔麻醉开胸手术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疼痛的观察
- 2008年
- 刘晓飞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食管癌超前镇痛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