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吉春

作品数:34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结核
  • 7篇疾病预防
  • 7篇疾病预防控制
  • 6篇结核病
  • 6篇科研管理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蛋白
  • 3篇统计分析
  • 3篇科技论
  • 3篇科技论文
  • 2篇省级疾病预防...
  • 2篇文献计量学
  • 2篇结核病防治
  • 2篇精准
  • 2篇克雅氏病
  • 2篇获奖
  • 2篇疾控
  • 2篇疾控中心
  • 2篇计量学
  • 1篇登革热

机构

  • 3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4篇王吉春
  • 19篇何广学
  • 17篇杨曦
  • 16篇宋渝丹
  • 12篇秦宇
  • 11篇焦怡琳
  • 11篇王敏
  • 10篇张莹
  • 9篇陈亮
  • 8篇董小平
  • 7篇路凯
  • 7篇陈亮
  • 5篇黄辉
  • 4篇陈园生
  • 3篇陈操
  • 3篇魏民
  • 3篇石琦
  • 3篇周伟
  • 3篇赵飞
  • 3篇张晓美

传媒

  • 10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华医学科研...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13年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13年度的刊文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该刊的办刊水平和办刊特点,及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科研活动状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刊严把学术质量关,学科分布广,注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科研交流合作度高。阐明了中国当下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为广大研究者和读者指明方向。
王敏秦宇韩璐焦怡琳杨曦宋渝丹张莹王吉春张伟何广学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公共卫生管理科技期刊
中国在精准医学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5
2015年
探讨了在加速成果转化和大数据时代,基于"个性化"的精准医学模式的理念和产生缘由,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其对公共健康领域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针对系统建立的复杂性,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共享性,以及国家层面监管等讨论了中国发展精准医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深刻体会到发展精准医学任重而道远,应基于中国国情,以满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对精准医学合理而科学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对预防、药物、诊疗方法的创新和研发,推动中国的公共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焦怡琳王吉春张群何广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09年获得课题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分析2001-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课题的来源与类别、数量与级别、课题研究方向、课题负责人的年龄结构等主要指标,可以得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课题来源丰富,涉及各个渠道;数量较多,级别较高;获得课题数量在传染病和公共卫生方向差别不大;课题负责人年龄结构合理;与外单位交流合作逐步增多。提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王敏黄辉陈亮王吉春陈超张莹董小平
关键词:科研管理疾病预防控制
我国乡村医生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了解目前关于我国乡村医生结核病预防控制方面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中文检索词为“乡村医生和结核病”;英文检索词为“village doctors”和“tuberculosis',或“rural doctors”和“tuberculosis”,分别在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中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共检索到448篇文献,剔除新闻、书信、评论、社论、科普信息等文章,剔除重复或与乡村医生结核病预防控制方面无关的文章,共纳入24篇文献.从乡村医生发现结核病患者、对肺结核患者的管理、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激励政策、健康教育工作等5个方面对文献进行分类归纳.结果 绝大部分文献采用调查研究,1篇文献对现阶段我国乡村医生发现可疑结核病症状者的方式进行了综述.在评价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知识培训效果时,1篇采用培训前后对比研究,1篇采用了社区干预试验.纳入的文献只有2篇来源于省级经费,有13篇来源于全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结论 目前研究显示我国乡村医生发现可疑结核病症状者水平不高,对肺结核患者的管理水平低.应加强对乡村医生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投入和重视,开展乡村医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病患病的研究等.
王吉春宋渝丹邢进赖钰基赵飞樊海英耿梦杰何广学
关键词:乡村医生
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奖成果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奖成果,探讨其科研工作特点,为进一步理顺科研与疾病防控事业之间的关系、做好科研组织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奖成果资料,从获奖数量与等级、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比2003—2012年与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奖成果在研究类型和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的差异。结果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获奖成果99项,学科专业分布在病毒学、细菌学等传染病领域,成果类型以应用研究为主。与2003—2012年的获奖成果相比,开发性研究的成果显著增加,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年龄分布的高峰向后推迟了5~10岁。结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应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注重青年科研人员培养,加强人员梯队建设。
杨剑李晓杰秦宇刘天琪陈园生陈亮魏民王吉春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获奖成果科研管理
2003-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年获奖成果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对中心2003-2012年十年获奖成果进行分析,探讨中心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不足,特别是2012年12月,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职能转变,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后,科研工作被重新定位,本研究为探索正确处理科研与疾控的关系,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对十年来中心92项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新布局和调整,卫生部科技奖取消,中心成立之初,获奖数量较少,随着中华预防医学会奖的设立,近几年获奖数量有所增多;学科分布渐趋均衡,成果类型以应用研究为主.结论 为保持中心科研工作在全国预防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紧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为疾控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引入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科研与疾控能力兼备的队伍,同时加强科技人员梯队建设.
王吉春张莹董小平焦怡琳秦宇陈亮王敏杨曦路凯何广学黄辉
关键词:获奖统计分析
我国96例散发型克雅氏病患者随访调查及生存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国散发型克雅氏病(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sCJD)患者生存情况及生存时间。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经我国CJD监测网络诊断的96例sCJD患者,对其家属进行电话随访,获得生存情况及死亡时间。同时从全国死因监测系统中补充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96例sCJD患者全部在2年内死亡,其中位生存时间为6.1个月,生存时间短于3、6、12、24个月的累计百分比分别为15.6%、42.7%、74.0%和100%;首发症状、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的数量对患者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中国sCJD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个月,整体生存时间<2年。
王吉春陈操石琦周伟张晓美董小平
关键词:随访
2012年我国克雅氏病监测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12年我国克雅氏病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中PrPSc蛋白及脑脊液中14-3-3蛋白,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PRNP基因进行129位多态性及基因突变的分析。结果发现散发型CJD确定诊断病例1例,临床诊断病例63例,疑似诊断病例29例,遗传型CJD病例8例(突变分别为R208H、E196A和V180I各1例、E200K 2例、T188K3例)及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病例5例(突变为D178N,129M/M)。病例报告无季节聚集性,长久居住地呈散在分布,职业分布广泛。临床诊断病例年龄中值为59岁(39,79),男女性别比为0.91∶1;疑似诊断病例年龄中值为53岁(36,84),男女性别比为1.41∶1。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全部诊断病例的46.74%。临床诊断病例中,同时出现3种典型临床表现的为29例,占46.03%,同时出现4种典型临床表现的为8例,占12.70%,而疑似诊断病例大部分只出现2种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14-3-3蛋白、脑电图EEG以及头颅MRI 3项检测结果中,出现阳性结果越多的病例表现出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2012年我国监测到的CJD病例主要以散发型为主,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出现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14-3-3蛋白、脑电图EEG以及头颅MRI 3项检测结果中,阳性结果越多,患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越多。病例的报告时间、长久居住地分布、职业分布、性别比例以及年龄分布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发病特点。
王吉春陈操周伟张晓美张宝云董小平石琦
关键词:克雅氏病
对中国全球健康战略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着重介绍了全球化对全球健康以及健康治理模式带来的影响,从人口学特征、地域特点、经济贸易以及对外援助等方面分析中国与全球健康之间的关系。阐述全球化既积极推动全球健康的发展,也为其带来了威胁与隐患。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公共健康问题早已由单纯的某个国家的国内事件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健康危机。较原有的国内和国际卫生治理模式,全球健康治理业已成为解决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一种全新途径与机制。文章还从国内外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制订全球健康战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确定优先发展健康的战略部署,制定措施以满足国内卫生需求,提高公共健康水平。在看清形势、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中国应担当起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到规划和推动全球健康的行动中来,为改善全人类健康状况做出积极的努力。
焦怡琳杨曦秦宇陈亮王吉春王敏路凯何广学
关键词:外交
累积和法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用累积和法对蒙城县疟疾流行情况进行监测。方法用WHO推荐的累积和法计算预警指标并描述蒙城县2005年和2006年疟疾流行趋势。结果该县疟疾病例2005年的6~10月和2006年的5~11月超过预警指标(c-sum值为20.88~155.60)。与2000~2004年相比,蒙城县2005年和2006年疟疾流行均呈上升趋势,2006年比2005年上升趋势更加显著。结论累积和法简单、直观,适合应用于疟疾监测。
王敏赵志华王吉春罗莉亓晓汤林华
关键词:疟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