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cm以下的肝脏常见病变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研究被引量:33
- 2004年
-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 3cm以下的肝脏常见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影像特点 ,提高对肝脏有关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在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 4种常见病变病例中 ,选取 97个病灶。其中肝细胞癌 2 2个病灶 ,肝转移瘤 2 1个病灶 ,肝血管瘤 2 8个病灶 ,肝囊肿 2 6个病灶 ,测量并计算各种病变DWI图像的表面扩散系数 (ADC值 )以及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瘤 /肝ADC值比值。结果 在扩散敏感系数 (b值 )差为 5 0 0mm2 /s的DWI图像上 ,肝细胞癌的ADC值均值为 (0 .91± 0 .0 7)× 10 -3 mm2 /s,肝转移瘤为 (1.13± 0 .2 7)× 10 -3 mm2 /s,肝血管瘤为 (1.94±0 .37)× 10 -3 mm2 /s,肝囊肿为 (3.2 6± 0 .30 )× 10 -3 mm2 /s;肝细胞癌的瘤 /肝ADC值比值均值为 0 .91±0 .0 7,肝转移瘤的瘤 /肝ADC值比值均值为 1.13± 0 .2 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综合分析肝脏病变的ADC值及瘤 /肝ADC值比值的变化规律 ,可准确判断肝脏有关病变的性质 ,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出准确结论。
- 孙希杰全显跃梁文温志波曾盛黄凡恒唐明
- 关键词:肝肿瘤扩散加权成像影像学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医源性并发症CT脊髓造影跟踪观察80例报告被引量:4
- 1999年
- 方法:笔者对80例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术后患者,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CT脊髓造影跟踪观察。结果:认为医源性并发症是———椎管生理解剖缺失、有效防粘连受损,椎管外软组织凸入椎管内与硬脊膜神经根粘连形成纤维化、硬脊膜外疤痕挛缩,继发椎管狭窄。术后半年CT硬脊膜外纤维化密度阴影加重占腰腿痛组273%、脊髓造影,硬脊膜疤痕挛缩神经根袖充盈缺损加重2045%。结论:因而术中尽量保持椎管完整,减少硬脊膜外纤维化程度,提高手术率有直接意义。
- 黄胜堂邵振海邵振海曾盛靳安民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脊髓造影医源性
- 小肠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的影像表现
- 2001年
- 笔者搜集了小肠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一例,就其影像表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9岁,纳差、消瘦1个月余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消瘦、右下腹扪及2.5cm×1.5cm包块,肝大达肋下10cm.
- 许如刚朱俭温志波曾盛
- 关键词:小肠平滑肌肉瘤肝转移影像表现并发症
- 脾肿瘤的CT诊断(附19例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脾肿瘤少见,常因其他原因作腹部CT检查时发现,其鉴别诊断较困难。本文搜集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脾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脾肿瘤的CT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脾肿瘤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5~76岁,平...
- 曾盛全显跃杨金城
- 关键词:脾肿瘤CT病例分析
- 肾发育不全并异位,伴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一例被引量:1
- 2003年
- 患者女性,12岁,持续少量遗尿12年,自幼尿布常湿,能够正常排尿.随患儿生长,症状渐重.查体:发育正常,血压正常,会阴部见大片尿疹(斑丘疹).
- 朱俭于凤凯曾盛
- 关键词:肾发育不全肾异位输尿管异位合并症腹部CT增强扫描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检查(附80例报告)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总结了80例经手术探查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资料。CT诊断准确率达93.8%。说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具有极高的价值。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主要征象及常见的合并征。此外,笔者还对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中的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讨论。
- 曾盛温志波全显跃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 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附4例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提高CT对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4例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肿块绝大部分或主体位于肝外;肿块与肝少许相连或相邻;其平扫及增强符合肝内海绵状血管瘤特征。结论 外生型肝海绵状血管瘤易与肝外其他肿瘤混淆,但仍具肝内海绵状血管瘤强化特征。
- 梁文贾洪顺曾盛吉小艳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
- 兔VX2肝癌CT、MRI动态评价被引量:49
- 2002年
-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出率低,2周后上升至100%。平扫CT肿瘤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注药后动脉期肿瘤显示为边缘环行强化,而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其中14例(70%)肿瘤可见肿瘤供养肝动脉直达病灶边缘,9例(45%)肿瘤显示瘤内动脉血管;门静脉期病变降为低密度。T1WI和T2WI肿瘤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稍高信号,增强后同样呈边缘环行强化。种植后3周平扫CT、MRI显示肿瘤密度或信号变为不均匀。结论兔VX2肝癌为少血供肿瘤,CT、MRI检查可有效监测VX2肝癌生长情况。
- 贾洪顺全显跃曾盛温志波
- 关键词:肝肿瘤疾病模型CTNMR成像
- 腰椎间盘术后症状复发的CT分析(附80例报告)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术后的CT改变,探讨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本组80例均行术前及术后CT扫描,其中18例为术后脊髓造影CT扫描,10例为术后CT增强扫描,有20例经第二次手术证实CT所见。结果:术后CT所见主要有硬膜外纤维化、椎间盘突出复发或碎块残留、椎管狭窄、蛛网膜粘连等;硬膜外纤维化的程度与术式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的轻重与CT的阳性征密切相关。结论:腰椎间盘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主要为硬膜外纤维化、椎间盘突出复发或碎块残留、椎管狭窄、蛛网膜粘连等,手术范围愈大,硬膜外纤维化愈重,复合因素引起的症状重于单一因素。
- 温志波曾盛梁文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CT
-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被引量:17
- 1999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1例有CT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由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结果:11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如下:(1)腹水9例,其中7例表现为高密度腹水(CT值大于20HU),3例表现为腹腔包裹性积液;(2)壁腹膜光滑增厚7例,轻度不规则增厚1例,其中2例增强扫描时壁腹膜有强化;(3)11例肠系膜均有改变,表现为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影;(4)大网膜饼形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改变5例。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其主要鉴别诊断为腹膜转移癌。
- 全显跃虞春堂曾盛彭志康
-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