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作品数:81 被引量:307 H指数:9 供职机构: 德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 被引量:3 2007年 廖正银 韩金元 罗德云 游昕 李俊 魏星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水泥 老年人 CT引导下椎旁阿霉素注射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短期及中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CT引导下椎旁阿霉素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短期及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疼痛病房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68例对药物、神经阻滞等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而采用CT引导下椎旁阿霉素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观察指标: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治疗后(即出院时:CT引导下阿霉素椎旁神经注射治疗后1~2 d)和术后1年的最轻、最重及平均VAS评分;出院时及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治疗前、后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ore,QLS),主要包括5个方面:起居(如起床、穿衣、洗漱)、饮食、一般活动(如站、坐、行)、睡眠、工作及社会活动。分为4个等级:完全自如,小部分受限,大部分受限,完全受限;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出院时)VAS评分[平均(3.5±1.5),最轻(2.1±0.9),最重(4.5±1.4)]明显低于治疗前VAS评分[平均(7.9±1.3),最轻(6.5±1.7),最重(9.2±1.1);P<0.05],出院1年后的VAS评分[平均(2.2±1.8),最轻(1.5±0.8),最重(3.2±1.6)]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出院时)的VAS评分(P<0.05)。治疗后(出院时)的疼痛缓解率为(68±23)%;1年后疼痛缓解率(81±22)%明显高于治疗后(出院时)的疼痛缓解率(P<0.05);治疗后(出院时)QLS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出院1年后的QLS与治疗后及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68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椎旁阿霉素注射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未见明显并发症。CT引导下椎旁阿霉素注射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 李崎 冯爱敏 肖红 李俊 刘慧关键词:CT引导 阿霉素 椎旁注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溶骨性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颈椎溶骨性骨转移癌并行颈椎功能重建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术式探讨。方法2005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PVP治疗颈椎单一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癌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38~75岁,平均54.5岁。原发肿瘤:肺癌5例,肾癌、宫颈癌、乳腺癌各1例,原发肿瘤部位不明2例。病程2~4年。椎体转移位于C2 4例,C3、C6、C7各2例,均有明显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术前检查患者一般状况均平稳,无凝血功能障碍、神经根痛或脊髓受压等症状。6例行侧方PVP,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间入路;4例行前外侧PVP,经气管及颈内动脉鞘间入路。术中骨水泥填充量为3~4 mL,填充率为50%~100%。结果所有患者穿刺过程均顺利,无明显出血或器官损伤。术中疼痛1例;术后立即行CT或X线检查发现椎旁硬膜外骨水泥渗漏2例,横突孔骨水泥渗漏1例,针道返流3例,均无神经系统受压症状。术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5.9±1.2)分,术后1 h为(2.6±1.2)分,术后1周为(1.6±1.3)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1周、6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均无椎体滑脱、脊髓受压、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3例于术后6个月死亡,2例于术后12个月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原发肿瘤进展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余患者颈椎局部疼痛控制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颈椎PVP止痛快,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并发症轻微;经侧方入路途径安全有效。 张杰 侯梅 费泽军 游昕 李俊 罗勇 廖正银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颈椎 骨转移癌 侧方入路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6~ 2 0 0 1年收治的 12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性鳞癌 4例 ,合并甲状腺其它疾病 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包块和声嘶。单纯性鳞癌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染色阳性 3例 ,阴性 1例。 12例患者中 10例行姑息性切除者于术后 1年内死亡 ,2例行根治性切除者存活时间超过 3年。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呈高度恶性 ,可与甲状腺其它良、恶性疾病并存 ;要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可提高确诊率 ;根治性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李俊 赵永恒 贾卫国 林琦远 龚日祥 朱精强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鳞癌 甲状腺球蛋白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 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 2011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214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其中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20例。结果:本组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0.93%,双重癌18例,三重癌2例,共42个痛灶。结论: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可发生在结直肠任何部位。结肠镜检查是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B超、X线、CT夏MRI有助于诊断。术中应作全结肠直肠仔细探查,治疗按规范化根治性手术一次切除,尽量保留正常肠管,不必作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 陈玉祥 安亮 黄国飞 方向 李俊关键词:结直肠癌 手术治疗 甲状腺手术时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方法:熟练掌握甲状旁腺的正常及异常位置.在切除甲状腺前常规显露甲状旁腺,手术中常规作精细化被膜解剖,在甲状腺下动脉3级分支处结扎血管,必要时用放大镜显露术野。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后有23例发生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为7.7%,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2例,发生率为0.7%,精细手术组术后有6例发生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为2%,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0例,后者发生率较前者显著降低,P〈0.05,显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严格的精准解剖操作能够显著降低了甲状旁腺的损伤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方向 陈玉祥 李俊 黄国飞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 甲状腺下动脉 筋膜缝合技术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筋膜缝合技术(fascia suturing technique,FST)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行EVAR手术23例患者共41处股动脉切口采用筋膜缝合技术闭合股动脉,如术中缝合失败,立即行股动脉切开缝合,观察手术技术成功率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整体技术成功率为92.7%(38/41)。2例患者术中切口止血不满意、1例患者缝合后血管狭窄导致下肢缺血,经扩大腹股沟切口,暴露股动脉后于直视下缝合解决。术后1周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出血,经局部压迫后治愈;2例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经局部换药后治愈;术后1个月有1例患者发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3.5 cm×2 cm),在彩超引导下予假性动脉瘤内静注凝血酶后缓解。以后随访未见有新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结论筋膜缝合技术EVAR术中闭合股动脉切口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能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黄国飞 李俊 贺俊文 杨勇 李龙龙关键词:股动脉 主动脉瘤 经皮穿刺术 一种人体会阴区外部治疗用熏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会阴区外部治疗用熏洗装置,包括盆体和能够布置在盆体内的喷头,所述熏洗装置还包括有手动水泵、清水容器和药液容器,手动水泵通过冲洗管线与喷头连接,手动水泵通过进液管线连接有换向阀,清水容器的出液口通过... 杨勇 郑帆 李俊 李龙龙 首汉蓉 邓开智 冷明敏 唐建 唐学贵文献传递 肝肾综合征56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肾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01~2006年治疗的HR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HRS患者46例,住院期间生存率为0;Ⅱ型HRS患者10例,4例好转出院。结论HRS患者死亡率极高,应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以改善预后。 程友忠 徐璐 蒋新建 李俊关键词:肝肾综合征 地震后在帐篷内救治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方法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地震后的紧急情况下,在简易的帐篷内,救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迅速采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常规,严格手术指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因地制宜地进行病房内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结果 57例患者中有2例在2年随访期间发生并发症,且该并发症仅有术后发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地震后的紧急情况下,在简易的帐篷内,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常规,能够显著降低外伤性脾破裂术后的并发症。 方向 刘震 陈玉祥 张跃天 李俊关键词:地震 外伤性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