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杰
- 作品数:225 被引量:1,950H指数:24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孟培燕严红梅孙国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刺疗法
- 针灸预处理对Alzheimer大鼠Wnt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建立老年性痴呆(AD)大鼠模型,探讨针灸预处理对AD模型大鼠Wnt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防治AD的机制。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预电针组、预电针加灸组。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Wnt1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Wnt1信号异常减弱,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预艾灸组、预电针组、预电针加灸组大鼠海马Wnt1的信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针灸防治A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Wnt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学习记忆相关酶及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 周华孔立红沈峰曾晓玲杜艳军陈邦国王述菊孙国杰
- 关键词:针灸针刺预处理老年性痴呆
- 针刺、艾灸、针加灸降压作用的比较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组分别进行针刺、艾灸、针加灸治疗,并观察各组的即时降压效应。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针刺组有效率为75%,艾灸组有效率60%,针加灸为70%,虽然经统计学处理,三组之间降压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以针刺操作简便,有效率较高,为降压的最佳选择。
- 张英孙国杰
- 关键词:高血压针灸疗法
- 双一流建设背景多重制度逻辑下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困境及对策分析
- 2024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阶段的探索与实践,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师人事制度场域中的国家逻辑影响逐步减弱,大学管理逻辑稳步增强,市场逻辑悄然渗透,学术逻辑得到重视。在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的共同目标协作下,建立和完善以学术逻辑为主导、其他制度逻辑良性竞争的教师聘任制成为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然而,从目前改革实施状况来看,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师聘任制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忽略培养与聘任的关系、改革力度较弱、思想认识出现偏差。造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教师聘任及决策机制尚不完善。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方向,不断完善教师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及退出机制。
- 张晓林杜艳军孙国杰齐凤军
- 关键词:教师聘任制度
- 艾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对阿尔茨海默(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15个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第2天开始进行艾灸治疗,在大鼠“肾俞”、“足三里”、“百会”上方2-3 cm处温和灸。每日治疗1次,每穴艾灸5 min,6 d为1疗程,休息1 d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结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受损缺失,细胞核固缩。运用艾灸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核固缩现象明显改善,形态较规则,排列较整齐。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β在大鼠脑内能引起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神经元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线粒体肿胀,基质清淡、有空泡,数目减少,还可见到线粒体嵴呈畸形样改变,内质网扩张,脂褐素沉积增多。运用艾灸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减轻,内质网扩张明显改善,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结论 艾灸治疗可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艾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有明显改善作用。
- 王述菊马骏孙国杰沈峰李熙万博鹏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AΒ25-35艾灸海马形态学
- 艾灸预处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预艾灸组。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作AD模型,艾灸"百会"、"肾俞"、"足三里"进行防治,免疫组化SP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及艾灸干预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GF及TrkA的表达明显下降,表现为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艾灸组大鼠海马CA1区NGF及TrkA的表达明显增加,表现为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预艾灸治疗可显著增加海马CA1区NGF及TrkA的表达,从而改善脑内神经元的损伤,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 李熙孙国杰王述菊马骏王彦春张春丽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艾灸预处理NGFTRKA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 2在各组MCAO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水平,并用图像分析比较。结果:空白组海马区未见BcL 2蛋白表达;假手术组海马C1区BcL 2蛋白有少量表达;而缺血再灌注2 4小时后,BcL 2蛋白表达至高峰,在2 4小时~4 8小时呈下降趋势,到72小时时仅有少量表达;在相应时间点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电针组BcL 2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P <0 0 1) ,其中以电针治疗A组最为明显。结论:电针“大椎”、“内关”两穴,对实验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通过上调海马区Bcl 2的蛋白表达。
- 任婕孔立红孙国杰
-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蛋白
- 针剌耳穴对乙肝患者肝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用超声多普勒观测到21例乙肝患者针刺耳穴肝之后,门静脉管径较针前增大(P<<0.05);肝总血流量与肝总流出血量较针前明显增加(P<
- 王祚邦孙国杰汤瑞云林无生
- 关键词:耳针乙型肝炎肝血流量
- 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亲环蛋白D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运用定量RT-PCR法观察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亲环蛋白D(CypD)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大鼠海马注射A 1-42的模型复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组,采用针刺加灸百会和肾俞穴的治疗方法,通过定量RT-PCR法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行为学观察可见针灸组大鼠进食饮水量正常,对外界刺激反应尚可,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同时通过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基因表达的扩增倍数统计学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针灸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针灸能够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的过度表达,从而改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内外渗透失衡,减轻线粒体损伤。结论针灸防治AD可能与其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的过度表达,阻滞mPTP形成并改善线粒体的损伤有关。
- 罗磊杜艳军孙国杰
- 关键词:针灸疗法阿尔茨海默病
-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针刺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 2 4hr模型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脑缺血 +针刺组 ,每组 2 0只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组脑细胞凋亡数与Bcl 2蛋白表达。结果 :脑缺血 +针刺组细胞调亡数 ( 3 .1 6± 1 .1 2个 /视野 )低于脑缺血组 ( 7.2 3± 1 .50个 /视野 ) ,P <0 .0 5。Bcl 2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 ( 89± 1 4个 /mm2 )高于脑缺血组 ( 42± 2 1个 /mm2 )P <0 .0 5。结论 :针刺可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其提高Bcl 2蛋白的表达 ,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是其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余晓慧孙国杰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脑细胞细胞凋亡BCL-2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