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作品数:34 被引量:83 H指数:4 供职机构: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辛伐他汀在裸鼠模型中对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在裸鼠模型中对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 将60只裸鼠分为3组,每组20只,裸鼠左心腔注射乳腺癌骨转移细胞株(MDA-MB-231),7d后,分别皮下注射辛伐他汀、生理盐水及无任何处理(2次/周,19 d).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估骨转移瘤的面积.随后处死裸鼠,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骨转移癌髓腔内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浓度;应用骨密度检测软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计数骨转移灶每毫米癌组织与临近骨小梁之间破骨细胞的数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和无处理组相比,注射辛伐他汀的裸鼠骨转移癌面积明显减小(0.51±0.18 mm2 vs 2.13±1.24 mm2 vs 2.29±1.22 mm2;F=15.600,P=0.002; F=15.673,P=0.001),骨转移癌周围髓腔内PTHrP浓度明显降低(0.98±0.20 pmol/L vs 2.11±0.31 pmol/L vs 1.99±0.29 pmol/L;F=61.469,P<0.001;F=58.274,P<0.001),并且其转移灶破骨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4.00±1.73个/mm vs 11.40 ±4.93个/mm vs 10.91±3.87个/mm;F=17.820,P=0.001,F=17.184,P=0.002).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降低乳腺癌细胞PTHrP的分泌,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在骨内生长及其对骨质的破坏. 陈明霞 张蔚 曲建力 李强 王海关键词:肿瘤转移 斯伐他汀 甲状旁腺素 法舒地尔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优点是血管并发症少、可以早期活动,但桡动脉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桡动脉痉挛多可自行缓解或经导管内推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等药物后好转,一般不引起严重临床后果,少数情况下可发生顽固性桡动脉痉挛,导致经桡动脉途径手术失败。法舒地尔为蛋白酶抑制剂,主要抑制Rho激酶,同时可抑制蛋白激酶C(PK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 盖玉生 乔卫卫 左鲁宁 杨芳 李强关键词: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本组2例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诊断不明,术中分别行乳腺肿物切除术和全乳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肉瘤Ⅰ级和Ⅱ级。免疫组化染色2例均弥漫性表达Vimentin、CD31、CD34、Fli-1。FISH检测:2例均无MYC基因的扩增。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至今,1例病情稳定,1例术后2个月肿瘤复发,3个月后死亡。 董成功 陶园 李嘉庆 张蔚 李喜静 李强关键词:血管肉瘤 免疫组化染色 VIMENTIN 临床病理分析 CD31 高压氧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近年来,随着石油液化气在生产娱乐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已成为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急症,若治疗不及时有效,易并发迟发型脑病,且预后较差.如何提高ACOP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研究重点.现就我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闫各 孔令亭 杨海燕 于凤霞 李强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舒血宁注射液 疗效分析 高压氧 石油液化气 迟发型脑病 NLR及SAA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分为正常血流组(n=70)和无复流组(n=26)。检测并比较两组NLR、SAA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AA对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发作血管部位、发病时间、支架植入数、冠脉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NLR及SAA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及SAA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AUC为0.96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91.5%,均高于NLR及SAA单独检测。结论:NLR及SAA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效能,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桑学朋 李强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无复流 淀粉样蛋白A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MDAR_1蛋白表达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意义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谷氨酸受体NMDAR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02-08/2003-03在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所进行。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0,1,3,6,9,12,24,72h,1周、2周10个时相点脑的病理及NMDAR1免疫组化染色变化。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脑组织出现神经细胞变性,细胞周围水肿,软化灶等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神经细胞NMDAR1呈散在阳性表达,胶质细胞无表达。缺血再灌0~1hNMDAR1表达即明显增高,3h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24~72h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一两周表达开始恢复。结论:脑缺血后NMDAR表达的变化参与了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表达的升高是谷氨酸兴奋性细胞毒性作用的重要环节,后期表达的下降可能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梁辉 范金英 周盛年 朱海波 郭成浩 李强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功能恢复 谷氨酸受体 胶东半岛汉族高血压病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的相关性研究 宇大伟 乔卫卫 徐志颖 左鲁宁 任旭荣 张冬梅 李强 范觉新 应用领域:胶东半岛高血压病与血管紧张素II的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技术原理: (1)研究对象:高血压病组(EH组):为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烟台市医院及威海市立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EH患者211例,...关键词:关键词:胶东半岛 汉族 高血压病 血管紧张素 受体基因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HSYA对MCAO2h及再灌注1、3、6、9、12、24、72h及7d、14d时脑组织VEGF表达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缺血2h后VEGF在缺血灶周围小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上表达开始增高,内皮细胞在再灌注24~72h时表达量最高,7d后开始下降,14d时仍偏高。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在再灌注9~12h时表达量最高,24~72h时开始下降,7d时已无表达。HSYA使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增加,并使缺血后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下降减缓。结论HSYA具有上调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梁辉 范金英 朱海波 王敏 李强 周盛年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缺血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NMDAR_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safflowyellowA ,HSY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观察HSYA对MCAO 2h ,再灌注 0、1、3、6、9、12、2 4及 72h ,1、2周时脑组织病理和NMDAR1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缺血 2h再灌注 0~ 1h即可见神经细胞变性 ,细胞周围水肿 ,再灌注 3~ 6h可见软化灶。再灌注 12~ 2 4h ,软化灶扩大。治疗组可明显减轻缺血性损伤 ,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NMDAR1 蛋白在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锥体样细胞上呈散在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 0~ 1hNMDAR1 蛋白表达即明显增高 ,3h左右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2 4~ 72h表达明显低于正常 ,1~ 2周时表达开始恢复 ,但仍偏低。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 ,HSYA可明显降低早期 (12h以内 )NMDAR1 蛋白的表达 ,上调后期 (2 4h以后 )NMDAR1 蛋白的表达。结论 HSYA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其对NMDAR1 梁辉 范金英 李爱华 周盛年 李强 朱海波关键词:羟基红花黄色素A 脑缺血 再灌注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体质量250~30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0、1、3、6、9、12、24、72h及1、2周组共12组,每组5只,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再灌注(MCAO/R)模型。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取鼠脑行冠状切片的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染色结果可见缺血后脑组织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周围水肿,软化灶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缺血2h后再灌注各组缺血灶周围小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假手术组增高,内皮细胞在再灌注24、72h组表达量最高,再灌注1周组表达有所下降,再灌注2周组表达量仍较对照组、假手术组高;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在再灌注9、12h组VEGF表达量最高,再灌注24、72h组较再灌注9、12h组有所下降,再灌注1、2周组无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在内皮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达增加但不同步,提示VEGF通过不同机制参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梁辉 范金英 朱海波 王敏 李强 周盛年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缺血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