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23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鼻内
  • 6篇内镜
  • 5篇鼻内镜
  • 4篇手术
  • 4篇鼻炎
  • 4篇鼻窦
  • 4篇变应性
  • 3篇切除
  • 3篇黏膜
  • 3篇疗效
  • 3篇内窥镜
  • 3篇介入
  • 3篇窥镜
  • 3篇放射学
  • 3篇鼻内镜下
  • 3篇鼻窦炎
  • 3篇变应性鼻炎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栓塞
  • 2篇上颌

机构

  • 2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2篇李强
  • 8篇安伟
  • 7篇林季珍
  • 4篇张春林
  • 3篇先正元
  • 3篇刘兆辉
  • 3篇王仕华
  • 3篇李春雷
  • 3篇石荣书
  • 3篇杨盈坡
  • 2篇王世飞
  • 2篇陈天会
  • 2篇张体江
  • 2篇黄兴玉
  • 2篇杨琴
  • 1篇陈荣义
  • 1篇李江民
  • 1篇林世龙
  • 1篇谢天宏
  • 1篇罗亚莉

传媒

  • 9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原医刊
  • 2篇贵州医药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腔自主神经临床解剖研究——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靶点选择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治疗靶点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0具(20侧)正中矢状位锯开的国人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解剖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鼻后上外侧支及鼻后下神经,研究其走行及分布,测量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面起始处与后鼻孔上缘及鼻底、中鼻甲内侧面的鼻后上外侧支与中鼻甲下缘中点、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与下鼻甲后缘的距离。结果:(1)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在鼻中隔面上均自后上方向前下方走行,走行路线近似直线或反抛物线,其中10侧鼻后上内侧支以一主支走行于鼻中隔面上,均于鼻中隔前中段处达鼻中隔底,8侧以2主支走行于鼻中隔面上,靠鼻底支(下支)于鼻中隔前中段处达鼻中隔底(2侧因矢状位锯开尸头时破坏一侧中隔面未能解剖);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面起始处距后鼻孔上缘(9.04±1.51)mm(下支)、(15.76±2.17)mm(上支),距鼻底(18.95±2.69)mm(下支)、(23.39±2.42)mm(上支)。(2)鼻后上外侧支在中鼻甲内侧面上自中鼻甲上缘后端向前下倾斜到达中鼻甲中下部后段后向前几乎平行于法兰克福平面或中鼻甲下缘走行,止于中鼻甲前缘或下缘前段;中鼻甲内侧面的鼻后上外侧支距中鼻甲下缘中点(5.70±1.82)mm。(3)鼻后下神经于下鼻甲上缘后段进入下鼻甲;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距下鼻甲后缘(7.28±1.36)mm。结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可选择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面起始处、鼻后上外侧支经中鼻甲内侧面前后缘中点处、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作为鼻腔自主神经的阻断靶点。
李强杨盈坡安伟
关键词:翼管神经蝶腭神经变应性鼻炎聚焦超声
螺旋状体毛在动脉内栓塞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螺旋状体毛栓塞动脉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法股动脉穿刺插管 ,经导管送入螺旋状体毛至靶血管对 6条犬 9支肾动脉、1支脾动脉进行栓塞 ,其中 5支肾动脉加用体毛颗粒栓塞。栓塞术后饲养 2wk处死取标本观察 ,栓塞前后及处死前分别行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造影显示 9支肾动脉血流减慢 ,其中 5支有狭窄表现。加用体毛颗粒栓塞的 5个肾脏有造影剂分布不均。 1支脾动脉造影无异常。大体标本观察 ,除 1支脾动脉外其余 9支肾动脉内均有血栓形成 ,9个肾脏有萎缩、表面凹凸不平表现 ,可见灶状坏死。结论 螺旋状体毛可经导管置入动脉干内 ,具有动脉干平面栓塞价值。
石荣书张体江李强先正元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动脉栓塞体毛
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10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重庆海扶(HIFU)公司生产的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依据兰州会议(2004年)诊断标准,104例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靶点扫描的方法进行神经阻断,靶点分别为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蝶腭神经鼻后上外侧支经中鼻甲内侧面前后缘中点处、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起始处,然后用"评分法"来评判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有效率为95.2%(99/104);6个月有效率为94.2%(98/104);12个月有效率为85.6%(89/104),18个月有效率为79.8%(83/104)。结论采用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微创、精准、效果肯定等优点,宜于基层医院使用。
杨盈坡华莹安伟李强
关键词:自主神经变应性鼻炎鼻粘膜
无钙化无毛刺良恶性乳腺肿块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无钙化及无毛刺性乳腺肿块周围结构改变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30例病理证实无钙化及无毛刺性肿块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乳腺肿块病例中,良性12例,表现为肿块周围腺体及小梁影弧形受压推挤明显;恶性18例,表现为周围小梁影纠集与完全中断。结论乳腺无钙化及无毛刺性肿块患者中,周围结构改变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作用,是诊断乳腺癌的特殊征象。
李强先正元刘国武
关键词:乳腺癌
黏膜下钩突骨质切除治疗单纯型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黏膜下钩突骨质切除治疗单纯型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4月该科住院具有行FESS手术指征的单纯性鼻窦炎患者,通过评估,筛选出可以行黏膜下钩突骨质切除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黏膜下钩突骨质切除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钩突切除术,随诊至术后6个月,观察术后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术腔上皮化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均为100%;试验组治愈率为96%,对照组为91.3%,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478);试验组手术方式可以加快术腔上皮化的进程(P=0.026),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鼻腔黏膜的上皮化时间趋于一致。试验组上皮化时间为(5.96±0.87)周,对照组上皮化时间为(6.75±1.21)周,两组患者上皮化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423);术后两组评分总分分别为(4.30±0.67)、(5.70±0.96)分,试验组较对照组较症状缓解明显(P=0.023)。结论钩突骨质切除治疗单纯型慢性鼻窦炎,在去除钩突对中鼻道的阻塞因素的同时充分保留了钩突黏膜,缩短了上皮化的时间,缓解患者症状更明显,更符合功能性手术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春雷张春林刘兆辉林季珍李强安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3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 3 3例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本病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 4~ 12个月 ,主观治愈率为 87 9% (2 9/3 3 ) ,好转率为 12 1% (4 /3 3 ) ,无不愈者 ;客观治愈率为 81 8%(2 7/3 3 ) ,好转率为 18 2 % (6/3 3 ) ,无不愈者。结论 :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以下优点 :(1)完全、彻底矫正偏曲的鼻中隔 ,提高了手术质量 ;(2 )减少手术并发症 ;(3 )
林季珍李强罗亚莉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鼻窦手术并发症
鼻内镜下鼻腔吸切器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4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吸切器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应用鼻腔吸切器绞除鼻前庭囊肿顶壁,使残余囊壁内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囊腔与鼻腔融合为一体。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治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2月囊腔与鼻腔底平齐;随访1~1.5年囊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鼻腔吸切器囊肿揭盖治疗鼻前庭囊肿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李强张春林黄兴玉
关键词:鼻前庭囊肿鼻内镜
二尖瓣成形球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附24例报告)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二尖瓣成形球囊扩张法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尖瓣成形球囊导管对 2 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透视监测下进行扩张治疗 ,隔周 1次 ,每位患者扩张 1~ 3次 ,共扩 53次 ,平均 2 .2次。扩张后行钡餐检查与扩张前比较 ,并随诊观察 6~ 1 2个月 ,在观察过程中再次吞咽困难者再扩张。结果 :所有病例扩张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1 0 0 % )。其中 ,2例维持时间最长 ,达 1 1个月 (8% ) ;维持 3~ 5个月 1 5例 (63 % ) ;维持 2个月 5例 (2 1 % ) ;最短为 1个月 2例 (8% )。本组病例中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二尖瓣成形球囊扩张法 ,在短期内改善贲门失弛缓症症状安全有效 。
石荣书王仕华李强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放射学介入性
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2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高能量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方法:运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在鼻内镜下对220例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AR诊断标准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患者进行鼻腔扫描,扫描部位分别为双侧下鼻甲、中鼻甲前部、鼻丘及鼻中隔前上部。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AR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定期随访,3、6、12、18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其中3个月显效率为68.2%(150/220),有效率为23.6%(52/220),无效率为8.2%(18/220),总有效率为91.8%(202/220);6个月显效率为60.6%(117/193),有效率为24.9%(48/193),无效率为14.5(28/193),总有效率为85.5%(165/193);12个月显效率为55.1%(59/107),有效率为17.8%(19/107),无效率为27.1%(29/107),总有效率为72.9%(78/107);18个月显效率为52.9%(18/34),有效率为20.6%(7/34),无效率为26.5%(9/34),总有效率为73.5%(25/34)。结论:采用HIFU治疗AR,具有疗效可靠、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
杨盈坡安伟李强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黏膜
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两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局部白细胞介素(IL)-1、IL-8、干扰素(INF)-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集落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Ⅰ型组患者的IL-1、IL-8、INF-γ、GM-CSF、ICAM-1、V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2.32、11.54、6.74、3.25、4.18、2.68,P<0.05)。Ⅱ型组患者的IL-1、IL-8、INF-γ、GM-CSF、I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1.22、11.87、6.98、5.01、7.23,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相比较,在IL-1、GM-CSF、ICAM-1等三个细胞因子比较有明显差异(t=6.12、3.88、3.41,P<0.05)。结论促炎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ICAM-1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两型鼻窦炎起作用的细胞因子并不相同,通过对不同细胞因子类型及黏附分子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慢性鼻窦炎不同类型发病机制的差异。
李强李江民文婧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上颌窦黏膜细胞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