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睿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污水
  • 2篇水处理
  • 2篇稳定性
  • 2篇污泥
  • 2篇污水处理
  • 2篇颗粒污泥
  • 2篇好氧
  • 2篇好氧颗粒
  • 2篇好氧颗粒污泥
  • 1篇循环处理
  • 1篇医院污水
  • 1篇医院污水处理
  • 1篇正交偏振
  • 1篇生活污水
  • 1篇丝状菌
  • 1篇偏振
  • 1篇偏振光
  • 1篇人工浮岛
  • 1篇微波波段
  • 1篇温度

机构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建设工...

作者

  • 6篇张睿
  • 2篇梅凯
  • 2篇孙国亮
  • 1篇张敏
  • 1篇邓风
  • 1篇张勇
  • 1篇羌金凤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稳定性研究
针对目前污水成分复杂、污染严重的特点,好氧颗粒污泥作为一种微生物自凝聚体,凭借良好的的沉淀性能、密集且强大的微生物结构、快速启动、高生物量、可承受高有机负荷、耐毒能力的特性,在水处理工艺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好氧颗粒...
张睿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丝状菌污水处理
一种基于双层金属孔对的正交偏振旋转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层金属孔对的正交偏振旋转器件。该器件包括两层金属片,两层金属片由介质间隔层隔开;每层金属片上设有相同取向、平行错位排列的矩形孔对阵列;一层金属片中的矩形孔对与另一个金属片中对应的矩形孔对互相垂直...
杨澜李先科朱晨启张睿张勇
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连续净化生活污水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由美人蕉(Canna indi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组成的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在动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方法]总氮(TN)含量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含量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pH值采用PHS-3C精密pH计测定。[结果]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1 d时,进水不稀释情况下,系统对CODCr、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9.8%、46.4%、86.3%;在进水稀释1倍情况下,系统对CODCr、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8.0%、71.0%、90.8%。[结论]由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工浮岛的净化效果得到提高,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有广阔应用前景。
张敏梅凯张睿羌金凤孙国亮
关键词:人工浮岛生活污水美人蕉芦苇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用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为种泥,进水为人工配水,采用逐渐减少污泥沉降时间的方法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研究温度、进水C/N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仅为36 d,颗粒粒径在3 mm左右,SVI值为37 m L/g,沉降性能良好,表面有较多洞眼。低温(10℃)、常温(20℃)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态影响不大,但低温条件下出水水质指标波动较大,COD、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均低于常温。C/N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氮的影响较明显,当C/N≤5时,好氧颗粒污泥开始失稳,TN、氨氮的去除率均低于60%;当C/N比降低至3时,颗粒污泥完全失稳。
黄思琦邓风张睿佘谱颖艾乐仙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SBR稳定性温度C/N
综合性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改建实例被引量:5
2011年
某综合性医院污水处理站改建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和新标准的相应要求,强化医院废水的分类收集、污水处理站的废气、污泥处理。工程采用等离子除臭技术,在线监控等先进设备,达到了设计要求,医院污水、废气、污泥得到全面控制,并指出这是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重点。
孙国亮唐祖萍梅凯张睿
关键词:医院污水处理二氧化氯消毒
化学沉淀法循环处理高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张睿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