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林
- 作品数:51 被引量:35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论道德自由对道德价值之意义被引量:13
- 1997年
- 刘云林
- 关键词:道德自由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情感道德体系
- 科学教育伦理的价值预设及其合理性依据被引量:7
- 2005年
- 教育伦理学是属于应用伦理学领域的实践科学,是伦理学在教育领域得到研究和运用的学科。科学教育伦理的价值功能在于使教育本身的原价值得以最大效度地发挥,使人类对教育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使人的生命本质在教育中及其在教育影响后得以真正展开和提升。其合理性依据是:合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合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善的理念。
- 刘云林糜海波
- 关键词:教育伦理教育价值
- 伦理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9
- 2012年
-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伦理学审视是有效实现这一活动功能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道德合理性的必要保障。这一视野有其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实践上也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在具体向度上,这一视野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上具有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
- 刘云林
- 关键词:伦理学视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合理性
- 法律运行道德追问的两重向度被引量:13
- 2005年
- 将法律运行的道德追问规定为两重向度 ,既有其学理的依据 ,又是历史给予的启示和破解现实难题的需要。对立法的道德追问不仅要考察法之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 ,而且要审视法与社会主导道德以及与广大民众心理和情感相契合的状况。对司法的道德追问则不仅要关注司法是否公正以及司法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而且应特别关注当下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司法之“应然”。
- 刘云林
- 关键词:法律运行司法道德追问
- 教育伦理规范生成的辩证视野被引量:2
- 2012年
- 教育伦理规范作为对教育者行为的应然性规定,其合理性取决于制定者是否具有辩证的视野:在所关注的问题域中,教育道德之实然和应然是两个必要的视点;在规制对象上,教育伦理规范对教育者个人和社会都应具有调控作用;在功能设定上,教育伦理规范不仅必须抑教育行为之恶,而且也应该扬教育行为之善;在目标向度上,教育者美德与善行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当教育伦理规范的制定者具备了这种辩证的视野,教育伦理规范才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从而教育善的实现才可能获得人的认识论方面的保证。
- 刘云林
- 关键词:教育善
- 对德治方略的思考被引量:2
- 2001年
- 刘云林
- 关键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法律伦理的时代使命:为法治建设提供道德保障被引量:5
- 2007年
-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法律伦理担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这具体地表现在通过创制良法为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开端,为司法活动提供道德保障,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定具体的向度。
- 刘云林
- 关键词:法治建设良法司法伦理
- 试论良法的生成路径被引量:5
- 2009年
- 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良法之治。为了确保所创制的法律为良法,必须确立自觉的良法意识,设定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目标体系,以道德价值引领法之创制活动,正确把握道德规范法律转化的范围和限度,是良法生成的路径所在,也是法治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 刘云林
- 关键词:良法道德合理性道德价值道德法律化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的合理性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其本身是否具有现实的合理性直接关乎自身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道德体系的合理性包含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道德体系的构建应该立足点于现实的中国道德国情 ,道德体系所内含的价值精神应该与社会的价值期待相适应 ,道德体系所表达的对社会成员的伦理要求应该完整和谐。后者主要指道德体系从具体内容和客观效应上而言应该有利于行为主体道德自由的获得 ,应该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 ,应该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种道德体系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合理性 ,才可能成为“善德” ,才可能为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行 ,从而才可能全面实现自身的功能价值。
- 刘云林
- 关键词:道德体系
- 文化视角下公民人格塑造探析
- 2016年
- 文化与价值观是公民人格塑造的"根"与"魂"。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民个体人格塑造要面对的境遇有以下三个:一是固守传统伦理人格的地盘,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片面强调西方狭隘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格特性,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格目标相背离;三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自觉实现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民人格塑造,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价值认同,让理想人格成为公民内心执着的追求与信念;二是提高践行效果,逐步实现人格的定性与定型。
- 舒婷婷刘云林
- 关键词:人格塑造核心价值观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