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 作品数:30 被引量:284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致病杆菌属细菌代谢物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是一类存在于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的共生菌,能够产生多种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开发成为新农药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致病杆菌属细菌中可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代表性菌株,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在致病杆菌属细菌代谢物中发现的抑菌活性化合物;对致病杆菌属细菌产生的部分抑菌活性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影响蛋白质合成是某些化合物发挥抑菌作用的重要途径。基于抑菌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调控因子,总结了从致病杆菌属细菌代谢物中发掘新化合物和提高特定活性化合物产量的方法。针对现阶段致病杆菌属细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简要概述了未来致病杆菌属细菌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可为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致病杆菌属细菌活性代谢物提供参考,对于促进致病杆菌属细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韩云飞他永全王勇冯俊涛冯俊涛
-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代谢物抑菌活性
- 干旱胁迫对黄土高原4种蒿属植物叶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4年
- 以黄土高原演替初期阶段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茭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3种优势种和1种常见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与称重控水法,将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适宜水分对照)、55%(中度干旱)和35%(重度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菊科蒿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学的影响,揭示植物叶片生态适应机制,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于植物营养生长末期选取代表性的叶片,分别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电子透射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特征、亚细胞显微特征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这4种植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叶片增厚、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紧实度和角质层厚度增加;3种旱生型植物猪毛蒿、茭蒿和铁杆蒿的叶片下表皮具有浓密的表皮毛,有利于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中生型黄花蒿叶片无此功能;铁杆蒿和黄花蒿上表皮毛稀少,不利于保水和防止强光照,干旱胁迫下依靠降低上表皮气孔密度和叶细胞叶绿体数目来适应环境;茭蒿和猪毛蒿叶绿体形态相似,具有较厚的基粒和浓密的基粒片层,强光下容易引起氧化损伤,猪毛蒿通过浓密的上表皮毛而茭蒿通过较强的抗氧化机制防止光能过剩,两者在重度干旱下均产生大量脂质体。4种蒿属植物中黄花蒿的叶片解剖学特征受到干旱的影响变化最大,铁杆蒿和猪毛蒿次之,茭蒿最弱,3种优势种的干旱适应性显著强于黄花蒿,干旱下叶片解剖学的结论与干旱耐受性指标结果一致。
- 王勇梁宗锁龚春梅韩蕊莲于靖
- 关键词:气孔特征抗旱性
- 乳过氧化氢酶体系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乳品安全已日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生物酶制剂在牛乳保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组成、抗菌机理、保鲜效果等方面探讨了鲜牛奶中固有的一种天然抗菌活性体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论述了它在牛乳保鲜中的效果,为牛乳保鲜提供了新的方法。
- 孙超余传奇王勇吕彬安磊
- 关键词:鲜牛奶保鲜
- 新时代下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 2018年
- 新时代背景下,制药工艺学的教学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并迎接挑战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制药工艺学面临的教学改革形势和教学改革应对措施提出意见,为解决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并重的人才、缩短创新与应用差距和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提供策略与方法。
- 祝传书李永强田向荣高艳清王勇
- 关键词:制药工艺学教学改革教育模式
- 农林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 2019年
- 微生物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后续其他课程学习和深造必不可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微生物课程结构特点,微生物课程在内容讲解和教学方法上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本文从微生物学课程的教材选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考核方式选择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培养能够在制药行业各环节发挥作用的合格人才。
- 韩立荣王勇李永强高艳清冯俊涛
- 关键词:微生物学制药工程教学改革
- 水分胁迫对4种菊科蒿属植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适应土壤干旱条件的抗氧化特性,为揭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演替初期阶段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茭蒿(Artemisiagiraldii Pamp.)、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3种优势种和1种常见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inn.)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称质量控水法,将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适宜水分对照)、55%(中度水分胁迫)和35%(重度水分胁迫),测定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4种菊科蒿属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抗坏血酸(Vc)、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变化,并采用隶属(反隶属)函数法对4种菊科蒿属植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铁杆蒿具有相对最高的SOD活性和最低的POD活性;猪毛蒿的CAT、POD活性相对偏低,其余各项指标的活性和含量相对均衡,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茭蒿有相对最高的CAT活性、Vc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最低的Car含量;黄花蒿有相对最高的POD活性、Car含量和相对最低的Vc含量、SOD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4种蒿属植物铁杆蒿、猪毛蒿、茭蒿、黄花蒿在水分胁迫下的抗氧化特性隶属值分别为0.369,0.418,0.428,0.514。【结论】在水分胁迫条件下,4种菊科蒿属植物的抗氧化特性差异较大,综合评价认为,黄花蒿整体抗氧化能力最强,茭蒿、猪毛蒿次之,铁杆蒿最弱。
- 王勇韩蕊莲梁宗锁
- 关键词:抗氧化酶抗氧化剂抗旱性
- 无核葡萄胚挽救苗的抗病性鉴定
- 2010年
- 【目的】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苗进行抗白粉病、黑痘病和霜霉病鉴定,筛选抗病无核葡萄杂种单株。【方法】2008-2009年,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对欧洲葡萄无核品种×中国野生葡萄、无核品种×有核品种、无核品种×无核品种、无核品种自交共10个组合获得的219株胚挽救苗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在219株无核葡萄胚挽救苗中,筛选出抗白粉病且抗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杂种4株[05-1-2(爱莫无核×北醇),03-2-14、03-2-19、03-2-24(火焰无核×黑龙江实生)],抗白粉病且抗黑痘病的杂种2株,抗白粉病且抗霜霉病的杂种9株,抗黑痘病且抗霜霉病的杂种73株,仅抗白粉病的杂种3株,仅抗黑痘病的杂种32株,仅抗霜霉病的杂种29株。【结论】获得的抗病无核葡萄杂种单株可为进一步选育新品系奠定基础。
- 王勇张剑侠吴行昶刘楠
- 关键词:无核葡萄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抗病性鉴定
- 利用分子标记对无核抗病葡萄杂交后代的辅助选择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葡萄无核基因SCAR标记GSLP1-569,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和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S416-1224,对欧洲葡萄无核品种×中国野生葡萄、无核品种自交共6个组合的127株胚挽救苗进行了无核、抗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在127株胚挽救苗中,检测出拥有无核基因SCAR标记GSLP1-569的杂种27株,其中4株杂种同时拥有无核基因SCAR标记GSLP1-569和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拥有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的杂种28株,拥有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S416-1224的杂种19株,其中10株杂种同时拥有OPS03-1354和S416-1224。获得的无核、抗病葡萄杂种将为进一步选育出新品系奠定基础。
- 张剑侠王勇王跃进张艳艳
- 关键词:无核葡萄抗霜霉病标记辅助选择胚挽救
- 虚拟仿真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8年
- 虚拟仿真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建立的全新教学模式,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将现实无法实现的教学内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呈现,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及质量。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农林高等院校"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现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植物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虚拟仿真教学在"植物化学保护"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为虚拟仿真在"植物化学保护"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王勇高艳清韩立荣冯俊涛
- 关键词: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教学平台
- 基于农林特色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18年
- 在农林高校的大环境中,制药工程专业作为工学学科,其课程的讲授既要遵循专业的培养方案,又要注重与农学知识相结合。"化工原理"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从大学基础理论课顺利过渡到工程专业课,起到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多年从事"化工原理"的教学工作并致力于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提出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即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大量列举实例以及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等手段使农林背景下的工科课程变得既有用又有趣。
- 高艳清王勇李健韩立荣马志卿
- 关键词:化工原理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