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扬

作品数:60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细胞
  • 16篇肉瘤
  • 15篇肿瘤
  • 15篇骨肉瘤
  • 15篇病理
  • 12篇蛋白
  • 11篇病理学
  • 9篇细胞瘤
  • 9篇基因
  • 8篇免疫
  • 7篇临床病理
  • 6篇肉瘤细胞
  • 6篇免疫组化
  • 6篇母细胞
  • 6篇骨肉瘤细胞
  • 5篇血管
  • 5篇母细胞瘤
  • 4篇周期
  • 4篇网膜
  • 4篇临床病理学

机构

  • 3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7篇中山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广州市第一人...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间市人民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60篇李扬
  • 20篇丘钜世
  • 9篇乔慧
  • 8篇邓家德
  • 7篇李智
  • 7篇孙来保
  • 7篇梁惠珍
  • 6篇罗柏宁
  • 6篇朱全胜
  • 5篇黄丹勇
  • 5篇李斌
  • 5篇张萌
  • 5篇吴海
  • 5篇雷亚红
  • 4篇彭挺生
  • 3篇廖威明
  • 3篇韩建德
  • 3篇陈小红
  • 3篇王燕
  • 3篇凌艳英

传媒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6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端截短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N端截短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66))对骨肉瘤细胞Saos-2生长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Rb^(66)cDNA片段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Rb,用脂质体LIPOFECTAMIME^(TM)2000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b、空载体对照pcDNA3-1转染至SaOS-2细胞中。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转染后SaOS-2中Rb^(66)mRNA及蛋白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测定细胞倍增时间及生长曲线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成功地将N端截短的Rb^(66)cDNA导入骨肉瘤细胞SaOS-2中,并在mRNA及蛋白水平获得了表达。转染后的SaOS-2细胞胞浆展开,细胞核浆比例变小;Rb^(66)导入后,SaOS-2细胞生长减慢,群体倍增时间延长,细胞周期呈现G_1期阻滞。结论 Rb^(66)可通过阻止细胞G_1→S期进展而抑制骨肉瘤细胞SaOS-2的增殖。
李扬乔慧邓家德张萌朱全胜丘钜世
关键词:视网膜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周期
循环酶法检测溶血磷脂酸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循环酶法检测溶血磷脂酸(LPA)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根据循环酶法原理结合LPA的特点建立循环酶法检测LPA的方法,同时作方法学评价,并临床检测与分析20例卵巢癌血浆中的LPA水平。结果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线性范围为18.6μmol/L,检测限为0.03μmol/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为5.3%和7.4%,回收率为100.7%,与液相色谱比较,回归方程为Y=0.953X+0.51,不同浓度的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糖、尿酸及抗坏血酸对结果无影响,试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卵巢癌血浆中的L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法灵敏、准确、特异及重复性好,试剂性能稳定,线性范围能满足需要,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邓家德李扬
关键词:循环酶法溶血磷脂酸卵巢癌酶法检测
曲马多吗啡联合用药在妇科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曲马多吗啡联合用药在妇科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妇科开腹手术施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患者60例,年龄18-70岁,ASA I-II级,体重42-68 kg,随机分为M、TM两组(n=30)。M组镇痛配方首量:吗啡1.5-2 mg+0.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5 ml,维持:吗啡2-3 mg/d+0.125%-0.15%左旋布比卡因;TM组镇痛配方首量:吗啡1.5-2 mg+0.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5 ml,维持:曲马多300-400 mg/d+0.125%-0.15%左旋布比卡因,两组首量和维持镇痛药物均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在镇痛效果上,M、T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和吗啡联合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黄丹勇李扬吴海雷亚红何焕珍孙来保
关键词:曲马多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
结节性纤维毛囊瘤:一种新的皮肤附属器肿瘤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22岁,左肩部孤立性无痛性肿物逐渐增大2年人院。体检:除左肩部肿块外其余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病变局部皮肤隆起,表面光滑,色泽正常,肿物位于皮下,约3.5am×2.0cm×1.5cm,质硬,可移动。局麻下行肿块切除,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结节状,局部具有纤维性假包膜,肿物切面灰白色,质中。镜下,肿瘤组织学形态与乳腺型纤维腺瘤极为相似,呈明显的分叶状,每个小叶由具有管状结构、基底细胞样上皮条索和富于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的纤维黏液样间质构成,小叶内无毛球和原始毛乳头结构;小叶间为致密的胶原纤维性分隔,其间散在少量炎细胞浸润;多数小叶内基底细胞样上皮条索包绕在纤维黏液样间质周围;部分管状结构内可见少许稀薄并呈同心圆样排列的淡嗜伊红物质。免疫组化显示,小叶内上皮细胞及其管腔内物质强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5/6(CK5/6),不表达CAM5.2及癌胚抗原(CEA),管腔内淡嗜伊红物质糖原染色阴性,支持管状结构为不成熟毛囊,而非汗管。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及糖原染色结果,命名为结节性纤维毛囊瘤(nodular fibrofolliculma)。术后随访3月余未见复发。本病是一种毛源性良性附属器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学表现,认为是一种新的皮肤附属器肿瘤。
毛荣军韩建德房惠琼谢乐李扬李启明
关键词:肿瘤
经典型Brocq假性斑秃4例被引量:3
2011年
报告4例经典型Brocq假性斑秃。4例患者均表现为散在的绿豆至花生米大脱发斑,表面轻度萎缩凹陷。实验室及组织病理检查排除了斑秃、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皮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早期病变累及皮脂腺,提示可能通过免疫性损伤诱导干细胞凋亡而引发永久性脱发。
张斌赵莹杨建陈小红李扬章星琪
关键词:免疫组化
全反式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OS732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对骨肉瘤细胞OS732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0-5MATRA作用骨肉瘤细胞OS732,6d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D1、D2、D3)、CDK4、P21WAF1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ATRA作用后,OS732细胞胞浆展开,细胞核变小,核浆比例变小;瘤细胞生长减慢,细胞计数为正常对照组的39.5%;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阻滞于G0/G1期;CyclinD1、CyclinD2、CDK4mRNA表达均下降,尤以CyclinD2、CDK4下降最明显,CyclinD3、P21WAF1mRNA未见明显改变。结论10-5M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OS732的增殖,并使细胞周期出现G1/G0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维甲酸处理后OS732细胞中CyclinD2、CDK4表达的下调以致低磷酸化pRb积累有关。
李扬丘钜世邓家德张萌乔慧
关键词:维甲酸骨肉瘤细胞周期
骨肉瘤组织与良性骨肿瘤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骨肉瘤与骨良性肿瘤差异蛋白质质点,寻找影响骨肉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指标。方法: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5例骨肉瘤组织与5例良性骨肿瘤组织总蛋白。Deep purple荧光染色,Im-ageMaster 2DE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肽质指纹图谱并查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图像分析检测骨肉瘤组织平均蛋白点数为1 386±101,良性骨肿瘤组织平均蛋白点数为1 270±202。初步鉴定出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15个在骨肉瘤中表达上调,以锌指蛋白133(zinc finger protein 133,Znf133)、laminB和T-复合多肽1(tailless complex poly-peptide 1,TCP-1)上调明显;7个在骨肉瘤中表达下调,其中蛋白激酶C抑制因子-1(protein kinase C inhibitor pro-tein 1,KCIP-1)表达缺失。结论:骨肉瘤组织与良性骨肿瘤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Znf133、laminB、TCP1、KCIP-1等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诊断骨肉瘤的分子标记物或治疗靶点。
梁琼李扬王连唐刘郁林罗灿桥梁惠珍黎明涛
关键词:骨肉瘤蛋白质组
原发性皮肤小B细胞淋巴瘤
2007年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小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62岁。反复低热4年,躯干暗红斑、斑丘疹1年。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正常,IgM56 100mg/L,κ轻链(freeк)21.73g/L,尿本-周蛋白阳性。3次骨髓穿刺均显示增生性骨髓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层及胶原束间密集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CD20、CD79a、CD5、CD10、部分CD23、bcl-2均(+),UCHL1、CD4、CD8、CD38、cyclinD1均(-)。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小B细胞淋巴瘤。诊断:原发性皮肤小B细胞淋巴瘤。
陈小红韩建德李扬
关键词:淋巴瘤小细胞B细胞皮肤
骨肉瘤中p53、p21^(WAF1)、cyclinA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 p5 3、p2 1WAF1、cyclinA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骨肉瘤组织及正常软组织中p5 3、p2 1WAF1、cyclinA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软组织中p5 3表达均阴性 ,2 8% (14 / 5 0 )骨肉瘤中可检测到p5 3蛋白的异常积累 ;正常软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 p2 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 ,5 2 % (2 6 / 5 0 )骨肉瘤 p2 1WAF1阴性 ,骨肉瘤中p2 1WAF1的蛋白表达表现为p5 3蛋白依赖性的方式 ;正常组织中cyclinA为阴性 ,75 6 % (2 8/ 37)骨肉瘤中存在cyclinA蛋白过表达 ,cyclinA与p2 1WAF1的表达呈负相关 (r=- 0 874 ,P <0 0 1) ;p2 1WAF1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分化呈正相关 (r =0 6 87,P<0 0 1)。结论 p5 3蛋白的异常积聚、p2 1WAF1的失表达及cyclinA的过表达参与了骨肉瘤失控的增生及肿瘤的形成。
李扬梁惠珍罗灿峤邓家德朱全胜丘钜世
关键词:骨肉瘤P53CYCLINA肿瘤形成
侵袭性骨肿瘤中RB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B的改变与骨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RBcDNA探针对34例侵袭性骨肿瘤组织及同体正常软组织进行SouthernBlot检测,同时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99例侵袭性骨肿瘤及14例瘤旁软组织进行RB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21例骨肉瘤中有9例可检出RB基因的结构异常(42.9%),RB蛋白的缺失仅在26.9%(7/26)的骨肉瘤和21.7%(5/23)的软骨肉瘤中检测到,良性的骨巨细胞瘤和软骨母细胞瘤中未检出RB蛋白的缺失,其二者差异有意义(P<0.05);分化差、异型性明显的骨肉瘤细胞其RB蛋白表达为阴性,低分化的软骨肉瘤及间叶性软骨肉瘤其RB蛋白亦多为阴性。结论RB基因结构的异常、RB蛋白的缺失,可能与骨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其演进有关。
李扬丘钜世
关键词:骨肿瘤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侵袭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