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对角膜表面的损害作用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无环鸟苷 (acyclovir,ACV)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erpes sim 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和对眼角膜上皮损害的毒性作用 ,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方法 共收集上皮型和浅实质层型 HSK患者 88例 10 2眼 ,均分为 2组 ,分别选用 1g· L- 1 ACV眼液及含 1g· L- 1 ACV及2 g· L- 1 玻璃酸钠的正大捷普滴眼液 ;病例随机分为每天滴眼 3次、6次组 ,用药分为持续 10 d和 15 d 2个时间段组。对侧健眼 2 6眼为用药对照组。观察眼刺激症状、睫状充血、角膜溃疡、角膜表面荧光素染色、角膜实质层浸润水肿及前房Tyndall现象 ;治疗前后应用 PCR技术检测角膜表面吸取物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 plex virus,HSV)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后角膜表浅溃疡愈合 ,HSV检测转阴 ,原角膜树枝状、星芒状及不规则点片状荧光素着色消退 (91.8% ) ,继发出现角膜表浅点状着色 (78.5 % )。停止滴药后着色通常 2~4 d消退。每天滴 1g· L- 1 ACV眼液 3次者较每天滴药 6次平均提前 2~ 3d治愈 ,但后者角膜表面散在点状着色则较前者多见 ,正大捷普眼液角膜表浅点状损害较滴 ACV眼液轻。结论 ACV有抗 HSV作用 ,对表浅 HSK的治疗效果好 ,但长期滴眼可致角膜上皮损害 。
- 陈钧吴京董冰松
- 关键词:无环鸟苷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角膜表面
- 巩膜透热电凝防治近视发展和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陈钧周国筠赵俊锋邝锦娇
- 关键词:近视疗效
- 实验性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畸形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 陈钧
- 无眼球性结膜囊畸形和缩窄的分类与手术矫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6
- 1996年
- 我们对196例无眼球性结膜囊畸形和缩窄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将结膜囊畸形分为后倾型,漏斗型,内倾型,外倾型和前倾型。将结膜囊缩窄分为缩窄Ⅰ°、Ⅱ°、Ⅲ°和结膜囊闭锁。提出眶内容物重新分配法矫正结膜囊畸形。
- 黄发明陈钧汤明芳
- 关键词:缩窄外科手术
- 晚期青光眼的房水动力学变化被引量:1
- 2000年
- 观察晚期青光眼高眼压对睫状体功能的损害作用及对角膜透明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扫描荧光光度计及 Schiotz电子眼压计分别测定 1 5只正常眼和 1 5只晚期原发性青光眼眼压、房水排出率和房水流畅系数 ,并观察角膜的透明性。结果 :晚期青光眼眼房水排出率显著下降 ,下降程度与眼压水平及病程成正比。房水排出率降低至 0 .8μl/ min,角膜出现水肿混浊 ,房水排出率下降愈甚 ,角膜透明性改变愈明显。结论 :持续高眼压将损害睫状体功能导致房水生成减少 。
- 陈钧赵俊锋付瑞陈肇熙
- 关键词:晚期青光眼房水动力学
- 眼球穿破伤8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对83例眼球穿破伤进行了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分析.眼球穿破伤的主要致伤因素是锐器,穿破伤口多位于眼球前段,伤后丧失眼球的原因,早期以化脓性眼内炎为主,后期多为眼球萎缩及继发性青光眼.病理学特征:眼球穿破伤口愈合不良;外伤性眼内炎表现中性白细胞浸润和脓肿,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95.2%;眼球组织萎缩,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膜,前房变浅或消失.文中讨论了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并据此提出了防治措施.
- 陈钧周国筠黄发明候双风
- 关键词:并发症病理学眼内炎
- 眼前段多结构损害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 2012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眼前段多联手术重建眼球前段结构的效果。方法 43例白内障伴眼球前段多结构损害患者同时分别行部分或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虹膜瞳孔成形等联合手术,以恢复眼球前段正常结构。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植片存活情况、术后眼压水平、术后瞳孔状态、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视力恢复至0.05以上者40眼,角膜植片透明者6眼,眼压控制在20.55 mmHg以下者38眼,5眼需加用药物治疗。瞳孔恢复圆形或椭圆形35眼。结论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前段多联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疗程。
- 张庆华陈钧刘琼
- 关键词:白内障
- 额肌瓣在眼外伤畸形整复术的应用被引量:1
- 1994年
- 额肌瓣在眼外伤畸形整复术的应用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眼科黄发明,陈钧,汤明芳额肌瓣用于矫正完全性上睑下垂已有报道[1-3],但用于眼外伤后畸形的整复尚未见报道。我科自1987年以来应用额肌瓣逆转法矫治外伤性重症内眦间距增宽症(重度外伤性鞍鼻)和眶上...
- 黄发明陈钧汤明芳
- 关键词:畸形整复术眼外伤额肌瓣
-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通过观察眼球摘除术后结膜下组织的病理变化 ,探讨结膜囊缩窄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择眼球摘除术后发生结膜囊缩窄的病例 ,在不同时间 ,分别切取结膜囊基底部结膜下组织 ,通过特殊染色 ,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眼球摘除术后 1m o内 ,结膜下眶组织内出现较多的胞浆内富含肌动蛋白微丝的肌成纤维细胞(m yofibroblast)和胶原纤维 ,术后随着时间推移 ,肌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而胶原纤维逐渐增多。
- 陈钧黄发明周国筠付瑞朱梅刚张进军
- 关键词:结膜囊缩窄眼球摘除术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 氟康唑与二性霉素B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6
- 1999年
- 为通过对氟康唑和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对4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氟康唑及二性霉素B(或联合酮康唑)进行治疗。结果:氟康唑组治愈17例,平均疗程16.5天,二性霉素B组治愈9例,平均疗程46.2天,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x2检验)。结论: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优于二性霉素B。
- 赵俊锋周国筠黄发明陈钧董冰松
- 关键词:氟康唑二性霉素B真菌性角膜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