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钧
- 作品数:175 被引量:5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大鼠胰腺癌微环境诱导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胰腺癌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及功能变化并探讨胰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培养树突状细胞,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V)40μg/L、白细胞介素(IL)-440μg/L,培养到第6天时得到大量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加入大鼠胰腺癌细胞(AR42J cell)培养上清液诱导,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CD86、CD80的表达(n=6),观察能否延缓或阻断imDC的成熟及其在脂多糖(LPS)刺激后这种作用能否被逆转。并观察AR42J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的DC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加入胰腺癌癌细胞上清液培养的DC,与正常成熟的DC比较,CD80^+CD86^+阳性率由(70.88±3.60)%降至(7.15±0.71)%,LPS刺激后DC细胞的表面分子CD80^+CD86^+表达仍然较低(7.43±1.05)%,表明胰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DC的成熟有阻断作用。AR42J细胞上清诱导培养的imDC组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培养的imDC组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强度。结论体外大鼠胰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诱导DC处于不成熟状态,且这种不成熟状态不容易被逆转。
- 徐钧李卫斌李元栋
- 关键词:胰腺癌树突状细胞免疫逃逸
- 一种肝胆胰患者术后伤口止血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胆胰患者术后伤口止血带,包括局部固定盒、局部精准压迫结构和透气包裹结构,所述局部精准压迫结构设于局部固定盒上,所述透气包裹结构设于局部固定盒上,所述局部精准压迫结构包括固定板、气囊室、充气气囊、硅胶精准...
- 武东东 王皓月徐钧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切除术肿瘤学与形态学根治性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同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肿瘤学结果的差异;观察腹腔镜形态学下结直肠解剖标志及关键血管区域淋巴清扫程度。方法连续地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进入腹腔镜组(LO组,27例)和开腹组(CO组,23例),前瞻性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学结果;观察腹腔镜形态学下解剖标志及血管区骨骼化,评价区域淋巴清扫效果。结果 LO组平均手术时间略短于CO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CO组;两组外科肿瘤学结果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切缘均阴性;腹腔镜形态下特殊恒定的解剖标志利于选择合适的解剖学平面及融合筋膜间隙进行游离从而实施可靠、安全的完整肿块切除、血管骨骼化及关键区域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与开腹组相比,术后前3天内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恢复指标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达到同等肿瘤学根治效果;腹腔镜形态学下观察发现肿块切除完整,血管解剖结构清晰,区域淋巴清扫满意;平均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机体功能恢复快,总住院时间短。
- 赵保玉岳昳张瑞张秀卿吕娜刘晓军徐钧李国新
- 关键词:手术效果术后恢复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腹膜微结构损伤和纤维溶解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腹膜微结构损伤和腹膜纤维溶解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问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医生决策分为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组(23例)。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术后腹膜微结构损伤程度:采用ELISA法比较手术前后腹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改变。结果术后标本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开腹组肠管浆膜完整性受损、系膜脂肪细胞与间皮细胞覆盖脱失、炎性细胞聚集程度较腹腔镜组严重,两组损伤评分比较的总平均秩次分别为38.22和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网膜组织t-PA、肠管浆膜组织t-PA及PAI-1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腹腔镜组网膜组织中PAI-1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膜损伤程度较轻,对腹膜纤溶功能的影响较小.有利于防止肠粘连的形成。
- 张瑞武书胜陈智徐钧底卫东董博张宇红赵保玉
- 关键词:腹腔镜腹膜损伤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内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普及与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减少住院时间提出更高的要求,ERAS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选择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近年来,在肝胆外科领域,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常规术式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T管引流术,然而其存在发生胆漏、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基于微创理念的各种术式不断推陈出新,胆道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LCBDE+内置管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术后胆漏的发生率,避免因胆汁流失而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本文就LCBDE+内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其是否符合ERAS理念,并为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邵文浩徐钧
-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总管内瘘1例报告被引量:3
- 2022年
- 患者男,66岁,主因“间断发热伴皮肤巩膜黄染3月余”于2020年11月24日收入我科。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体温升高,呈间断低热,约37.6℃,伴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不伴腹痛、腹胀等不适。合并2型糖尿病6年,高血压10年,均口服药物治疗,血糖、血压控制尚可,无手术及外伤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检查阴性,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墨菲征阳性,未触及包块,肠鸣音3次/min,双下肢未见水肿,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张安红徐钧张瑞昕郭宏伟
- 关键词:生理反射肝总管口服药物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心肺检查尿色
- 大肠癌致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急诊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大肠癌致肠梗阻急诊手术 6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 18例 ,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 2 2例 ,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或肿瘤姑息切除Hartmann手术 12例 ,各种肠造瘘 8例。发生吻合口漏 1例 ,行 2次手术造瘘。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手术 ,合理的手术方式 。
- 何若冲徐钧赵浩亮鲍民生庞有贵
- 关键词:肠梗阻急腹症大肠癌手术疗法疗效
- 肝细胞特异性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及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以细胞膜穿透肽 (Penetratin)基因为主要模板序列 ,融合肝细胞膜受体结合蛋白的DNA序列 ,设计一段肝细胞基因治疗载体的特异基因序列 ,构建并表达了肝细胞特异性载体体系及 3种对照体系。然后进行肝细胞的穿膜实验 ,细胞荧光显色结果提示肝细胞特异性载体体系可以有效地介导外源蛋白EGFP的基因进入肝细胞 ,并在肝细胞内表达。结论提示 ,所构建的载体体系有可能为肝细胞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
- 解军张悦红于保锋陈显久徐钧胡晓年胥显民程牛亮牛勃
- 关键词:肝细胞基因治疗载体活性外源蛋白
- 完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技术要点及陷阱
- 2021年
-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与经验的积累,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也逐步地被推广应用。其中,全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难度高,是该手术中最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医师在为寻找更为合适的吻合方式而努力探索着,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多种食管空肠吻合方式,并且在被不断改进。文章旨在综述目前较为常见的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技术要点及陷阱。
- 高明徐钧贾凯史志勇
- 关键词: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
- PBI-SUR-TK载体靶向介导HSV-TK自杀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2016年
- 目的:构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并检测在启动子调控下HSV-TK自杀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_2和正常肝细胞HL-7702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含TK基因的质粒PBI-SUR-TK,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其导入肝癌细胞和肝细胞。然后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特异性检测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肝癌细胞转染组有更多的TK基因表达产物,增殖情况减弱,凋亡情况明显。结论:Survivin启动子驱动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肝癌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张英敏赵娜李勇芳孟凡秀张琪高然朋张悦红于保锋郭睿王海龙解军徐钧
- 关键词:SURVIVIN启动子肝癌HSV-TK/G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