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明

作品数:24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恶性疟
  • 14篇原虫
  • 14篇疟原虫
  • 14篇恶性疟原虫
  • 9篇氯喹
  • 8篇疟疾
  • 5篇体外
  • 5篇体外测定
  • 4篇青蒿
  • 4篇咯萘啶
  • 3篇青蒿琥酯
  • 3篇伍用
  • 3篇抗疟
  • 3篇抗疟药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药物
  • 2篇疗效
  • 2篇流行病

机构

  • 24篇云南省疟疾防...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伦敦大学

作者

  • 24篇杨亚明
  • 9篇刘慧
  • 7篇张再兴
  • 7篇李春富
  • 7篇李兴亮
  • 6篇杨恒林
  • 6篇张有林
  • 5篇张国森
  • 5篇车立刚
  • 4篇杨品芳
  • 4篇李崇珍
  • 3篇董莹
  • 3篇孙晓东
  • 3篇黄国珍
  • 2篇李丽
  • 2篇刘惠
  • 2篇黄开国
  • 2篇刘德全
  • 2篇高白荷
  • 2篇张春勇

传媒

  • 7篇中国寄生虫病...
  • 6篇实用寄生虫病...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6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02年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一线县、二线县、及一线三个县的一线自然村、二线自然村的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边境地区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IFAT对中缅边境沧源、耿马及孟连一线县与双江县、永德县二线县,边境线3县一线自然村和二线自然村进行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电脑软件EPI6X2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一线县抗体阳性率23.88%(568/2379),二线县抗体阳性率1.40%(10/712),一线县显著高于二线县(x2=180.54;P<0.01)。一线县的一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33.05%(467/1413),二线自然村抗体阳性率10.46%(101/966),一线自然村显著高于二线自然村(x2=159.92;P<0.01)。结论IFAT抗体阳性率和阳性GMRT说明靠近边境地带比远离边境的地带疟疾流行更为严重。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防治工作,才能控制边境疟病流行。
李崇珍张再兴杨亚明孙晓东黄国珍杨 士张 池顾自平误显鸿
关键词:边境地区血清流行病学IFAT疟疾疾病控制
青蒿琥酯伍用伯喹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观察被引量:10
1993年
青蒿琥酯600mg与伯喹90mg伍用,治疗抗药性恶性疟43例,退热时间26.9±19.5h,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33.8±10.4h,28d复燃率6.5%,对配子体形成和清除有明显效果,副反应少,但疗程长,对G-6-PD缺陷者不宜。与Fansimef相比,在退热速度、对配子体作用、副反应方面优于后者。
车立刚李兴亮杨亚明张有林李春富刘慧舒文谊
关键词:抗药性恶性疟青蒿琥酯
PCR检测Pf60.1基因诊断恶性疟实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为探讨通过 PCR技术检测 Pf60 .1基因来诊断恶性疟的可行性 ,采用 PCR技术检测了 4年前采集贮存的 2 0例疑似疟疾病人的血样。阳性对照为恶性疟原虫 FCC1 /HN培养株 ;阴性对照为食蟹猴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及非疟区的正常供血员血样。结果为 FCC1 /HN株、1 2例镜检定为恶性疟和 2例混合感染的血样扩增出长度为 3 1 3 bp~ 3 2 0 bp的特定 Pf60 .1基因片段 ;而阴性对照均未产生 DNA带型。此结果说明检测Pf60 k D中的 Pf60 .1基因片段的方法稳定性好 ,特异性强和敏感性高 ,是恶性疟诊断的理想方法之一。
刘慧张国森杨亚明张强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聚合酶链反应
云南省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MSA-1、MSA-2和Pf60.1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张国森杨亚明刘慧张再兴沈旭
关键词:疟原虫基因多态性
Parasight-F试剂盒快速诊断云南恶性疟被引量:8
2000年
评价Parasight F试剂盒快速诊断云南恶性疟的现场应用价值。用Parasight F试剂盒检测 187例疑似恶性疟病人血样 ,与镜检法进行比较。检出恶性疟 (包括 4例混合感染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 5 %和 98 7% ;其敏感度与原虫密度呈正相关 (趋势卡方 χ2 =34 5 4,P <0 0 1) ;检测 10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无交叉反应。培训每个卫生技术人员 ,可在 30min内学会。试剂盒在常温下保存一年以上仍稳定。整个测试过程可在 7~ 10min内完成。Parasight F试剂盒诊断恶性疟快速、方便 ,适合于医院门诊及个体诊所快速诊断恶性疟患者。
杨亚明李春富李菊升刘惠张国森张翔
关键词:试剂盒恶性疟原虫
云南西双版纳埋龙山种植基地恶性疟暴发流行调查被引量:5
2000年
99年8月,据思茅港卫生检疫局报告百果洲公司的埋龙山茜蕃莲种植基地“疟疾”病人较多。为了解当地疟疾流行状况,我们于99年8月6日进行了调查。
杨亚明孙晓东周日升李崇珍张再兴
关键词:恶性疟流行病传染源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从1981年起,在滇西、滇南、滇东南监测点选择符合条件的恶性疟病人,取静脉血,采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并将相隔8~10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滇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3.3%,ID50 从240.0 nmol/L降到123.0 nmol/L,MIC从1 171.6 nmol/L降至325.9 nmol/L,分别下降13.0%、48.8%和72.2%.滇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1年的97.4%降到2004年的69.0%,ID50从170.0 nmol/L降至58.6 nmol/L,MIC从1 108.0 nmol/L降至312.6 nmol/L,分别下降29.1%、65.5%和71.8%;滇东南抗性率从1993年的78.9%下降至2003年的53.3%,ID50从136.0 nmol/L降至75.5 nmol/L,MIC从452.0 nmol/L 降至238.3 nmol/L,分别下降32.4%、44.5%和47.3%. 结论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仍具有抗性,但抗性程度明显下降;中越边境恶性疟的抗性程度低于中老、中缅边境地区.目前仍不宜用氯喹治疗当地恶性疟.
杨恒林杨品芳李兴亮高白荷张志勇杨亚明
关键词:疟原虫恶性氯喹抗性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奎宁敏感性的体外测定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
杨恒林刘德全黄开国杨亚明杨亚明廖明铮杨品芳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体外测定氯喹氨酚喹
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突变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测云南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dhfr)与乙胺嘧啶和双氯胍抗性有关的基因位点突变的情况。方法 应用特异性套式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 (RFPS)检测采自现场的干滤纸血样。结果 检测到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内 16 ,5 1,10 8和 16 4位氨基酸有不同程度的突变 ,以Asn 10 8和Ile 5 1为甚 ,出现频率分别为 94.1%和 90 .1%。野生型 (3D7型 )Ser 10 8出现较低频率 9.1% (6 / 6 6 ) ,而Ala 16出现频率较高 6 1.8%(42 / 6 8) ;突变型比例高 ,HB3型 ,7G8型 /FCR3型和Cambodian型比例为 1∶2 1∶7.5。结论 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检测恶性疟原虫dhfr基因内 16 ,5 1,10 8和 16 4位氨基酸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 ,与乙胺嘧啶抗性有关的 7G8型突变率较高 ,而与双氯胍抗性有关的FCR3型则较低。
张再兴杨亚明刘慧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Asn)86^(Tyr)多态性调查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检测云南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 (Pfmdr1 ) Asn 86Tyr的多态性 ,探索其与氯喹敏感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技术 (AS-PCR/RFLP)。结果在 86% (1 9/2 2 )的氯喹抗性分离株中检测到 Pfmdr1基因的 Asn86Tyr两种多态性 ,携带编码 86Tyr多态变异的占 50 % ,而含编码 Asn86多态的也是 50 %。结论在云南氯喹抗性高度流行区 ,Pfmdr1基因
杨亚明Adagu IS高白荷
关键词:疟原虫氯喹特异多态性多药抗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