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清
- 作品数:78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调查与环境适应性分析
- 2017年
- 当下,对工业建筑的关注点依然集中在形式、空间,而这些建筑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价值却多被忽略。在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设计主体和生产主体对地方材料、技术的变通应用,深刻影响霍夫曼窑的本土化进程。文章试图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霍夫曼窑建造模式的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
- 于长江钱坤李海清
-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
- 剖面与身体 在中国霍夫曼窑设计变迁背后可以发现什么被引量:2
- 2019年
- 霍夫曼窑技术于19世纪末被引入中国,主要用于烧制砖瓦,并一直沿用至今。本研究基于文献梳理、档案搜寻与查证以及统计分析,聚焦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4个有案可查的设计版本,分析其砌体结构特征和窑室施工技术,有关比较研究清晰显示出理想设计模板与当地具体条件之间的关系。虽然主要是设计者引领其技术改进,但人力资源状况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窑室剖面设计的改进与技术选择是综合考量空间尺度、产量和工人的人体尺度、劳动强度之间关系的结果。在特定历史时期,确保和改进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物理环境品质是具有优先性的前置条件。近70年以来窑室剖面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轨迹充分揭示了中国霍夫曼窑的设计演变受外部技术输入和内部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但后者占主导地位。
- 李海清
- 关键词:环境因素改进型结构特征施工技术
- 历史的误会——南京原外交部办公处建筑设计引发的思考
- 南京原外交部办公处建筑设计过程中,“基泰”失利与“华盖”成功的主要原因与设计费分歧有关,有着复杂的经济利益背景。本文借助翔实的原始档案材料分析、归纳,重新解释了事情的原委。指出长期以来建筑学术界存在着双重误导,忽视或隐去...
- 李海清
- 关键词:建筑设计
- 工具三题——基于轻型建筑建造模式的约束机制被引量:4
- 2015年
- 分析实践中的工具运用并展开3方面的探讨:工具选择、用途迁移以及工具的地方性改进;指出能否在预算内对工具加以合理选择和组合运用,事关真实项目之成败,并无必要单纯追求最新工具及其顶尖技术性能。
- 李海清
- 关键词:轻型建筑实践逻辑
- 易建性:作为环境调控与建造模式之间的必要张力——一个关于中国霍夫曼窑之建筑学价值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对分布于中国各地文大区的218个使用霍夫曼窑的粘土砖瓦生产点进行调查,并考察人造之物的工艺环境和造物之人的工作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调控需求。通过其相应达成方式的分析,确证环境调控是目标,建造模式是手段,易建性考量作为二者间的必要张力,不断干预和修正其互动过程,并最终指向累积性、系统性的环境适应和技术流动。
- 李海清于长江钱坤张嘉新
- 关键词:环境调控环境适应
- 问题·路径·方法--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为何必要、如何可能
- 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将从历史向度上检讨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技术体系的现代转型,尤其是它支持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走向自立的过程与影响,对于夯实中国现代建筑的学术基础、支撑新型城镇化实践,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
- 李海清
- 关键词:技术史演变脉络学术传统
- 浅论变电站建筑对于城市物理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基于南京市七所变电站的调查研究
- 物理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物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以备受公众关注的城市变电站建筑环境影响问题为例,着重分析变电站建筑对于城市物理环境三方面(声环境、热工...
- 丁东锋李海清
- 关键词:城市建设物理环境变电站建筑
- 张镛森与东南大学建筑技术学科
- 张镛森是东南大学建筑技术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其营造教研组第一任主任。他增编了《营造法原》,主持编纂了第一本全国通用的《建筑构造》教材,并长期主讲建筑构造类课程,在东南大学建筑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多方走访、...
- 王琳嫣李海清
- 关键词:建筑技术建筑构造建筑学
- 近现代苏皖赣粮仓建筑建造模式与环境调控技术调研报告
- 2018年
- 本文以苏皖赣地区粮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在不同地域与时代背景下,归纳其建造模式与环境调控技术特点,并分析其背后的成因。
- 刘子彧任紫湫杨嘉桐王举尚李海清
- 关键词:环境调控田野调查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构创建回溯与认知——兼议大学设计院在产学研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大学设计院是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及学科发展的特有组织形式,其在建筑学科产学研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值得深入探究。回溯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构创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从学科创建时期的师资队伍与自组织设计实践、机构化设计实践与研究的组织探索以及设计院的成立与成长等方面入手,梳理其与学科建设的血脉关联与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大学设计院的初衷和使命正是作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
- 韩冬青韩冬青李海清单踊袁玮
- 关键词: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