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瀑

作品数:60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抗体
  • 16篇血清
  • 16篇肝炎
  • 13篇乙型
  • 13篇乙型肝炎
  • 10篇细胞
  • 10篇抗核
  • 10篇病毒
  • 9篇肝炎病毒
  • 8篇自身抗体
  • 8篇酶联
  • 8篇酶联免疫
  • 8篇酶联免疫吸附
  • 8篇酶联免疫吸附...
  • 8篇免疫吸附
  • 8篇狼疮
  • 8篇标志物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机构

  • 5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成都市第六人...
  • 3篇重庆市妇幼保...
  • 3篇重庆市公安局
  • 3篇核工业四一六...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作者

  • 60篇陈瀑
  • 15篇张莉萍
  • 13篇邹麟
  • 10篇严立
  • 9篇康红
  • 8篇向瑜
  • 7篇杨致邦
  • 6篇叶荻庆
  • 6篇史静
  • 4篇张玉洪
  • 4篇祝继华
  • 4篇王艳萍
  • 3篇张任飞
  • 3篇夏丽君
  • 3篇谢建渝
  • 3篇钟清
  • 3篇闫伟
  • 3篇陈宏础
  • 3篇罗鹏
  • 3篇李昌庆

传媒

  • 9篇重庆医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85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NA)和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抗体。结果 :HCV感染者ANA的检出率为24 7 % (21/85)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 5% (2/80)(x2=16.8,P<0 01)。抗ENA抗体阳性率为15 3% (13/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x2=8.16,P<0 01)12 7 %。阳性主要有nRNP/Sm、SS-A、Scl-70、Jo-1、dsDNA等多种类型。结论
张玉洪叶荻庆陈瀑严立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自身抗体抗核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ti—mucleosome antIbody,ANuA)的检测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5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和12例SLE无肾炎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并同时进行抗双链DNA和抗Sm抗体检测。结果 LN组与SLE无肾炎组患者ANuA阳性率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抗dsDNA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抗Sm抗体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在LN组中,ANuA阳性率高于抗dsDNA(P<0.05),在SLE无肾炎组中,ANuA阳性率和抗dsDNA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LN组患者血清ANuA含量明显高于SLE无肾炎组。结论 血清ANuA的检测有助于LN的判断,对于LN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陈瀑许昕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抗核小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HBsA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将183名HBV感染者按感染的不同阶段分为免疫耐受期(IT)42例,免疫清除期(IC)46例,非/低水平复制期(LR)57例,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肝炎组ENH)38例,回顾性分析每个阶段血清中HBsAg和HBV DNA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HBsAg含量分别为IT期最高[(3.81±0.46)Ig IU/mL],其次为IC期[(3.41±0.77)Ig IU/mL],最低是LR期[(2.87±0.61)Ig0.61IU/mL],每期之间HBsA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H组HBsAg含量又有所升高[(3.31±0.78)Ig IU/mL]。IT期HBsAg与HBV DNA无相关(r=0.231,P>0.05),IC期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r=0.612,P<0.05),ENH期两者无相关(r=0.189,P>0.05);不同时期HBsAg含量与ALT均无相关性。结论 HBV感染的不同阶段HBsAg水平有差异,IT期最高,进入IC期后开始下降,在LR期降至最低,ENH期再度升高,HBsAg与HBV DNA仅在IC期有相关性,血清HBsAg的表达与不同的免疫背景有关。
陈瀑史静邹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SAGHBVDNA
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IL-1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H.pylori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H.pylori阳性的14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方法检测该人群中IL-1B-511、TNF-A-308、TNF-A-857位点多态性和IL-1受体拮抗剂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IL-1B-511和IL-1RN各基因型的频率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组中TNF-A-308和TNF-A-857各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分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携带TNF-A-308G/G者比较,携带TNF-A-308 A/A者发生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险性为OR=15.37(95%CI:3.50-67.50);携带TNF-A-308 A/G者发生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险性为OR=5.12(95%CI:2.54-10.34);与携带TNF-A-857 C/C者相比较,携带TNF-A-857 T/T者发生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险性为OR=3.20(95%CI:1.35-7.60)。结论 IL-1B-511和IL-1RN各基因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不相关。TNF-α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相关。
向瑜张莉萍陈瀑闫伟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疾病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的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 (ANuA)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 8例SLE患者 ,4 3例其它结缔组织病患者 ,2 0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抗核小体抗体。结果 :SLE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为 74 .1%。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NuA阳性率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而其它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NuA阳性率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0 5 )。SLE活动期患者与非活动期患者ANuA阳性率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ANuA可以作为除抗dsDNA和抗Sm以外的诊断SLE和判断SLE活动期的一种新的自身抗体。
陈瀑钟清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小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HBsAg和HBsAb共存血清学模式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和HBsAb共存模式中血清学指标、HBV-DNA和肝酶等指标与自然病程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的血清学指标、HBV-DNA和ALT、GGT检测结果,并对其感染的自然病程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该院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共520例,占全部HBV感染者的2.80%,占总送检标本数的0.42%。可分期的184例双阳性患者中,免疫耐受期47例(25.54%),免疫清除期17例(9.24%),低复制期108例(58.70%),再活动期12例(6.52%),HBsAg、HBsAg/HBsAb比值、HBV-DNA、ALT和G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复制期患者HBsAg/HBsAb比值均低于其他患者(P<0.05)。不同分期患者HBsAb、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BsAb水平均较低。284例资料完整HBsAg和HBsAb共存病例中HBV-DNA阳性136例,占47.89%。HBsAg浓度与HBV-DNA载量成正相关(r=0.295,P<0.05),HBsAb浓度与HBV-DNA载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r=0.04,P>0.05)。结论 HBsAg和HBsAb共存患者并不少见,与性别无关,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低复制期患者为最多。HBsAg和HBsAb共存患者中HBsAb多以低浓度形式存在,且浓度与自然病程无关。HBsAb的出现并非代表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停止,在诊断及治疗HBsAg和HBsAb共存模式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时仍需结合HBV-DNA载量来判断感染状态。
陈瀑林群邹麟罗鹏王艳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SABHBV-DNA
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RF和ASO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本文对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F)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58例患者血清RF含量和96例患者血清ASO含量以及25例健康正常人血清RF和ASO含量,并同时与乳胶凝集法结果对比。结果:批内、批间变异系数RF分别为1.83%和3.82%,ASO分别为2.76%和5.28%。定量检测具有满意的线性响应(RF r =0.987,ASO r =0.995)。免疫比浊法ASO阳性率为16.6%,乳胶法为8.3%,RF比浊法阳性率为24.1%,乳胶法为18.4%,比浊法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胶法。测定25例健康正常人,RF均小于20IU/ml,ASO均值为70.7±55.6IU/ml。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 准确性、稳定性、特异性均较好,脂血、溶血、黄疸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瀑赵文斌康红
关键词:抗链球菌溶血素O速率散射比浊法乳胶凝集法ASO
HBeAg和HBeAb共同阳性CHB患者血清HBV RNA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HBeAg)和HBV e抗体(HBeAb)共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RNA表达水平,探讨HBV RNA在特殊血清学模式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进行治疗的且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HBV表面抗原(HBsAg)、HBeAg、HBeAb、HBV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的CHB患者108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治疗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HBeAg阳性、HBeAb阴性的CHB患者45例(B组)和HBeAg阴性、HBeAb阳性的CHB患者33例(C组)作为对照,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RNA和HBV DNA的表达水平和基因分型,同时分析HBV RNA与HBV DNA、HBsAg、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B、C基因型血清HBV RNA及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ALT、AST呈正相关(r=0.723,P<0.001;r=0.270,P=0.005;r=0.479,P<0.001;r=0.395,P<0.001),与HBeAg无相关(r=0.111,P=0.253)。3组中HBV RNA与HBV DNA呈正相关(P<0.05)。3组血清HBV RNA、HBV DNA、HBsAg、HBeAg、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HBV RNA、HBV DNA、HBsAg、HBeAg、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A组血清HBsAg、AST水平均高于B组,A组血清HBeAg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HBeAg和HBeAb共同阳性CHB患者血清HBV RNA与HBV 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清HBV RNA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且HBeAg和HBeAb共同阳性的CHB患者体内HBV复制活跃,肝功能损伤较严重,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的诊疗。
刘潘婷向瑜周红菊陈瀑
关键词:血清学标志物
一起“两对半”结果引发的医疗纠纷被引量:2
2002年
康红胥飚肖勤张玉洪陈瀑
关键词:乙肝标志物两对半医疗纠纷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IL-35和PGR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该院确诊的PBC患者58例(PBC组),并根据肝功能指标进一步分为异常肝功能组(47例)和正常肝功能组(11例)。另选取同期在健康检查中心招募的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L-35和PGRN水平,并分析其与肝功能状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其中,26例PBC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35和PGRN水平的差异。结果PBC组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HC组(P<0.001),但两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异常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组(P<0.001),但两组血清PGR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肝硬化影像特征的PBC患者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无肝硬化特征患者(P<0.001),有瘙痒症状的PBC患者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无瘙痒症状患者(P=0.007)。治疗后,PBC患者血清PGR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前、后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PGRN和IL-35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作为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马琴向瑜邹麟陈瀑
关键词:肝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