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16基因突变情况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中p16基因外显子1、2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SSCP法对40例NHL进行p16基因第1、2外显子的点突变研究。结果p16基因第1、2外显子总突变率为32.5%(13/40)。其中第2外显子的突变率最高为25%(10/40),其次为第1外显子的突变率为7.5%(3/40);其中惰性、侵袭性组、高侵袭组突变率分别为25.0%(1/4)、31.25%(10/32)和50.0%(2/4)(P>0.05);T/NK细胞和B细胞突变率分别为38.46(%5/13)和29.63%(8/27)(P>0.05)。结论NHL中存在较高p16基因突变率,提示其突变可能参与了NHL的发生发展。侵袭组、高侵袭组p16基因突变倾向于高发。
- 李龙萍陈芳王全义邓飞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基因P16突变
- 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止吐疗效的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昂丹司琼预防含顺铂(cisplatin,DDP)化疗方案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患者采用含DDP方案化疗,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格拉司琼(莱琪)、昂丹司琼(欧贝)预防恶心、呕吐反应。结果防治恶心、呕吐的有效率格拉司琼组为83.3%,昂丹司琼组为86.7%,2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种止吐药毒副反应相似,以便秘、乏力及头痛多见,但程度较轻。结论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均为含DDP方案化疗的有效止吐药,其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病人可耐受。
- 陈芳汤明阮培刚邹彦李亚军苟小霞
- 关键词:格拉司琼昂丹司琼顺铂止吐疗效
- 比亚芬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应用比亚芬乳膏预防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40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治疗组),40例行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皮肤反应。轻度放射反应(Ⅰ+Ⅱ度)对照组为 35%(14/40例),治疗组为82.5%(33/40例)。较严重的放射反应(Ⅲ+Ⅳ度)对照组为65%(26/40例),治疗组为17.5%(7/40例)。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对照组为82.5%(33/40)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治疗组为37.5%(15/40)。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可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 陈芳阮培刚邹彦苟小霞李亚军汤明
-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比亚芬
- 规范培养头颈部放射肿瘤学研究生教学初探被引量:3
- 2014年
-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头颈部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复杂的解剖结构,放疗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掌握头颈部肿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就要求带教教师应具备系统的教学方法:(1)教导学生重视和掌握循证医学;(2)借助目前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强调多学科轮转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进一步规范肿瘤的治疗。
- 陈芳李亚军张庭友黄文碧苟小霞田昕邹彦
- 关键词:教学
- 高压氧联合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EGF和nm23H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EGF和nm23H1基因在高压氧治疗前后的mRNA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阐述高压氧对VEGF和nm23H1的影响,探讨高压氧在促进放化疗疗效的同时是否会促进肿瘤转移。方法将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化疗组(对照组)和高压氧联合放化疗组(实验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RT-PCR检测VEGF和nm23H1基因的表达。结果鼻咽癌患者VEGF基因mRNA在实验和对照组分别为169±117.97和193±81.38 nk/m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m23H1基因mRNA两组分别为188±81.42和101±24.51μmol/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放化疗不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放化疗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 陈芳柏玉举张庭友
- 关键词:鼻咽肿瘤高压氧放射疗法
- apc基因突变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理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apc基因第15外显子密集突变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MCR)突变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石蜡组织DNA抽提、PCR扩增和2%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40例B-NHL和20例直肠腺癌(阳性对照)组织中DNA的apc基因MCR突变情况。结果在相同PCR反应体系和条件下,从筛选出的20例直肠腺癌组织DNA中扩增出apc基因MCR的产物,而40例B-NHL组织DNA中未扩增出相应产物。结论apc抑癌基因第15外显子MCR突变是结、直肠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常见分子改变,但在B-NHL中可能不是普遍现象并有可能发生纯合性缺失。
- 陈芳阮培刚邓飞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纯合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