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 作品数:141 被引量:9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对中国电影学派的认知与思考被引量:2
- 2020年
-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提出了建设“中国电影学派”的构想。在此之后,国内学者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文章。应该说,“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既是针对中国当代的电影理论与实践,又指向历史和未来。对于正在从第三世界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理论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 陈阳
- 关键词:中国文化发展世界舞台国内学者
- 从判断转向解释: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论证结构的变化——以《人民日报》评论版和“侠客岛”为例被引量:12
- 2022年
- 本文借助图尔敏模型,考察《人民日报》评论版和“侠客岛”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发展出一套测量指标。研究首先发现,“侠客岛”评论文章里,新闻论证中的主张数减少,间接依据增多,使用全称量词描述主张的成立程度较之报纸评论有所下降;其次,“侠客岛”评论文章中动员读者与赋予事件意义的意图减弱,更专注对事件进行阐释。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呈现出由“判断”向“解释”的转变,这一变化与移动互联网互动性的特征相契合。这是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自我调适,其目的在于,在全新的传播场景下继续承担引导舆论的功能。
- 陈阳周子杰
- 关键词:新闻评论移动互联网《人民日报》
- 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下中国的两种表现形态——以《南方周末》和《财经》为个案
- 通过对《南方周末》和《财经》的个案研究,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新闻界正在出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已经被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然而,专业主义内部的差异仍有待认识。
- 陈阳
-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南方周末财经
- 文献传递
- 全球化时代电影民族文化符号的审美转换被引量:10
- 2006年
- 电影民族化问题一直为创作界和理论界所关注。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电影、民族文化符号和大众情感三者的依存关系怎样能获得充分的表述,实际上成为电影民族化探讨的新课题。一些电影个案表达了民族文化符号消失所带来的精神漂泊感,另有一些电影的民族文化表达方式又与观众接受存在某种距离。本文通过对两类电影的个案分析,梳理出民族电影对上述三者关系思考探索的基本轮廓。
- 陈阳
- 关键词:民族电影审美转换情感认同
- 给电影一个多元艺术世界——兼评一种理论的替代和一种传统的沉寂被引量:1
- 2005年
- 陈阳
- 关键词:电影产业化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大众艺术商业片
- 多样化的经典何以确立
- 在文学研究走出"纯文学"的笼罩之后,文学的标准再一次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可否认,文学需要在象牙塔中建构自身艺术的精致,同时也不能否认,文学无法超越社会现实生活,并且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陈阳
- 文献传递
- 《星际穿越》与科幻电影:类型、叙事与文化精神被引量:10
- 2015年
- 2014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在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展开第七期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宁和硕士研究生高原主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宇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张慧瑜副研究员等嘉宾参与讨论。科幻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中的特色电影类型,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大银幕的主体地位,成为好莱坞全球电影战略对外输出的核心力量。相比较而言,在我国,虽然近年涌现出不少带有魔幻色彩的影片,但科幻电影和科幻题材一直是电影创作中相对薄弱的地方,如何看待科幻电影中的软硬成分,科学理性精神,超现实的叙事逻辑,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等等,以2014年在中国热映的美国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为切入点,这些问题成为本次沙龙的话题聚焦。
- 陈旭光陈阳李宁高原
- 关键词:科幻电影好莱坞电影科幻片类型电影戏剧研究
- M制药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陈阳
- 关键词:处方药市场营销
- 试论名人商业广告的策划与运作
- 陈阳
- 关键词:名人广告代言人广告效果
- 戏曲电影: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形式探索——从《杨门女将》看戏曲与电影的形式互鉴及美学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戏曲电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内涵,如何与诞生于工业时代的电影结合,成为几代中国电影人和戏曲艺术家不断孜孜探索的一个命题。戏曲舞台上的时空呈现与转换都基于演员的表演,这种景随人动的自由与灵活决定了戏曲空间造型的大写意。当戏曲移植到电影中时,电影本性对空间呈现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杨门女将》的空间处理上可以看到,戏曲表演中"看到情景交融中的人的行动"的本质并未改变,戏曲空间的复杂性与多重性在《杨门女将》中并没有因其与电影空间特性相违背而被取消,而是用景别大小和前后景虚实的关系等手段来分隔空间。更重要的是,创作者以对人物表演的聚焦,弥补了视觉空间中的矛盾,用丰富生动的镜语有效地模糊了空间的边界,在虚实之间找到演员与观众的情感连接,化虚为实,自然地完成了戏曲的电影化。
- 陈阳陈阳
- 关键词:戏曲电影电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