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接来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厅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退耕
  • 8篇退耕还林
  • 5篇退耕还林工程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植被恢复与重...
  • 2篇生态
  • 2篇降雨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模式
  • 1篇生态工程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型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型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化
  • 1篇泥沙
  • 1篇泥沙变化
  • 1篇农民
  • 1篇女儿

机构

  • 12篇湖南省林业厅
  • 7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南林学院

作者

  • 12篇陶接来
  • 7篇田育新
  • 7篇李锡泉
  • 4篇董春英
  • 4篇何友军
  • 4篇李书明
  • 3篇张运明
  • 3篇姚敏
  • 2篇姚贤清
  • 2篇张灿明
  • 2篇何方
  • 2篇李建安
  • 1篇柏方敏
  • 1篇夏合新
  • 1篇周小玲
  • 1篇李定一

传媒

  • 10篇湖南林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绿色中国(理...

年份

  • 1篇2009
  • 7篇2006
  • 4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退耕还林生态型、生态经济型典型模式绩效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调查发现:①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改善了我省生态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②退耕还林要与当地林农的种植习惯相结合,尽量多采用当地经济价值高、生态防护效果好的乡土树种,注重三大效益有机结合;③退耕还林必须把政府引导、重点扶持、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及市场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之路。
李书明李锡泉田育新陶接来张运明姚敏董春英
关键词:退耕还林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的设计与布局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2002)23号文件和(2004)49号文件精神和部署,结合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湖南省武陵山和雪峰山两大退耕还林工程区内各选择一个封闭式的小流域建立监测站,并对监测站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明确了监测内容和监测目标。
李锡泉田育新陶接来李书明何友军张运明夏合新董春英
关键词:退耕还林
女儿寨小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小气候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小气候变化特征.随着小流域内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小流域内最高气温约降低了1~4℃,尤其以夏、秋季更为突出,约降低了3~4℃;最低气温提高了1~2℃,夏季较其它季节更为显著一些;森林不能降低小流域的日平均气温,但能略微增加秋冬季的平均气温0.1~0.5℃;平均地面温度降低了0.9~1.3℃,秋冬季的地面平均温度略微增加0.1~0.5℃;年降水量增加了77~115 mm;年蒸发量降低105~175mm.小流域小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气候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李锡泉田育新何友军陶接来陈业银王中建姚敏
关键词:小气候效应植被恢复与重建
女儿寨湿润小流域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从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出发,以降水量、温度和小流域水文因子等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利用女儿寨小流域气象站的资料,计算小流域内土壤干旱指数,划分了干旱等级,并分析了土壤干旱的时空分配特征。
田育新李锡泉何友军陶接来陈业银王中建
湖南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被引量:8
2005年
调查表明:退耕还林培育了后续产业基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还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后续产业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陶接来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民造林模式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成效与发展对策被引量:6
2006年
总结了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后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李定一柏方敏陶接来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调研与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湖南省林业厅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有关问题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考察结果认为:退耕还林是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文章还指出了退耕还林的认识误区。
何方陶接来姚贤清李建安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调查结果显示:①农户家庭总收入和净收入退耕后2004年,分别增长41.54%6、2.95%,且退耕后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②农户家庭生活和文化消费总支出退耕后2004年增长率分别为37.28%5、1.17%,且退耕后农户家庭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支出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③恩格尔系数退耕后2004年下降了3.56%,说明退耕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④农户家庭就医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了退耕后2004年的84.5%、97.8%;⑤生态环境建设在我省干部和农户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说明生态环境建设在我省干部和群众中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力。
陶接来田育新李锡泉李书明张运明周小玲董春英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降雨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但年内降雨量的月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②小流域迳流年际变化很大,迳流年内分配不均,迳流集中是该小流域迳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洪峰的出现和洪峰流量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削减作用.③径流(Qi)主要来源于降水(Pi),二者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Pi=115.7678+2.7386Qi.④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迳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迳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⑤随着小流域大面积、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1990年至2004年间小流域的输沙模数呈锐减之势,植被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显著的减沙效应.
田育新李锡泉张灿明何友军陶接来陈业银王中建
关键词:植被恢复与重建
湖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考察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湖南省自2000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经过5年实践证明此工程是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根据实地考察,筛选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等几个有实用价值的退耕还林产业化经营模式,最后分析了退耕还林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何方陶接来姚贤清李建安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