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症
  • 4篇他汀
  • 4篇疗法
  • 4篇内皮
  • 4篇伐他汀
  • 4篇氟伐他汀
  • 3篇心肌
  • 3篇血浆
  • 3篇血浆内皮
  • 3篇血浆内皮素
  • 3篇药物疗法
  • 3篇脂血症
  • 3篇皮素
  • 3篇内皮素
  • 3篇高脂
  • 3篇高脂血
  • 3篇高脂血症
  • 2篇调脂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脏

机构

  • 13篇成都铁路局中...
  • 2篇成都铁路中心...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成都铁路分局...

作者

  • 16篇霍垚
  • 10篇陈爱武
  • 9篇鲁跃华
  • 6篇李珂
  • 5篇葛正庆
  • 5篇周传堃
  • 5篇钱少平
  • 3篇杨建南
  • 2篇邓云
  • 2篇李勤
  • 2篇陈爱武
  • 2篇陈琴
  • 2篇梅春雪
  • 1篇陈槐卿
  • 1篇李良
  • 1篇吴丹东
  • 1篇姚薇
  • 1篇张常红
  • 1篇王泽蓉
  • 1篇熊萍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2篇铁道医学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全科医生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4篇2002
  • 9篇2001
  • 1篇199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陈爱武鲁跃华霍垚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疗法低分子肝素
氟伐他汀调血脂及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评价
2001年
李珂鲁跃华陈爱武葛正庆霍垚周传堃钱少平
关键词:氟伐他汀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脂外作用观察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调脂外作用。方法 将 8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氟伐他汀组( 2 0 mg/ d持续 12周 ,n=5 6,继以 40 m g/ d至 2 4周 ,n=47)及辛伐他汀组 ( 10 m g/ d持续 12周 ,n=2 5 )。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浆胰岛素 ( 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 ISI)、血浆内皮素 ( ET- 1)、一氧化氮 ( NO)及 C-反应蛋白 ( CRP)平均变化幅度。结果 氟伐他汀治疗 12周及 2 4周后、辛伐他汀治疗 12周后 ,ET- 1及 FINS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 P=0 .0 0 0~ 0 .0 3 2 ) ,ISI及 NO水平均有明显增高 ( P=0 .0 0 1~ 0 .0 42 )。前述各指标变化幅度组间对比差别均无显著性 ( P>0 .0 5 )。氟伐他汀治疗 12周及 2 4周后 ,CRP水平轻度下降 ( P>0 .0 5 ) ,辛伐他汀治疗 12周后 CRP水平轻度上升 ( P>0 .0 5 )。结论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均能增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改善内皮功能。
鲁跃华陈爱武周传堃李珂葛正庆陈琴霍垚杨建南钱少平
关键词:氟伐他汀辛伐他汀调脂内皮功能
氟伐他汀对血脂、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作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氟伐他汀的调血脂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 ,分为两组 :氟伐他汀组 ( n=19)口服氟伐他汀 2 0 mg/日 ,及辛伐他汀组 ( n=11)口服辛伐他汀 10 mg/日 ,疗程均为 12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 12周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 (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 DL -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 C)、( TC- HDL - C) /HDL - C及甘油三酯 ( TG)、血浆内皮素 ( ET- 1)、一氧化氮 ( NO)的变化。结果 两组服药 12周后 ,患者血清 TC、L DL - C、( TC- HDL - C) / HDL - C均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 P<0 .0 1,对照组 P<0 .0 5~ 0 .0 1) ;组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治疗组 TG下降 2 2 .0 1% ( P<0 .0 5 ) ,HDL - C上升 5 .0 5 %、血浆内皮素下降 4 .98% ( P>0 .0 5 ) ,NO上升 2 4 .19%( P>0 .0 5 )。对照组 TG下降 3 3 .0 9% ( P>0 .0 5 ) ,HDL - C上升 8.2 4 %、血浆内皮素下降 12 .0 5 % ( P<0 .0 5 ) ,NO上升3 8.3 5 % ( P<0 .0 5 )。结论 两组氟伐他汀治疗 12周后 ,调血脂疗效肯定 ,作用基本相似 ,但氟伐他汀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浓度无影响。
李珂陈爱武周传堃葛正庆霍垚鲁跃华钱少平
关键词:氟伐他汀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高脂血症血脂降血脂药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房颤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 ( CHF)伴房颤的疗效。方法 将 10 5例器质性心脏病、CHF伴快速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 5 5例 ,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加氨酰心安治疗 4 wk。对照组 5 0例 ,单用常规抗心衰治疗4 wk。结果 治疗组在减慢心率、改善心功、降低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分别为 81.8%和 5 0 % ,病死率分别为1.8%和 14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 ,P<0 .0 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 ,可明显降低心率、改善心功 ,提高生活质量 。
陈爱武李珂霍垚鲁跃华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药物疗法Β-受体阻滞剂疗效
来适可降脂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影响的观察
200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来适可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二组。治疗组19例,每日口服来适可20mg,对照组11例,每日口眼舒降之10mg,疗程12周。测定治疗前,血脂、血浆内皮素等指标。结果:服药0周与12周相比较,血清总胆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D-C)/HDL—C,治疗组分别下降22.19%、27.52%、23.24%(P<0.001);在对照组分别下降27.74%(P<0.001)、39.88%、44.53%(P<0.05)。结论:每日 20mg来适可治疗12周后,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闺、TC-HDL-C/HDL-C。与每日10mg舒降之相比,降脂作用相似,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降低内皮素方面,舒降之优于来适可,来适可有轻度降甘油三脂作用。
李珂葛正庆鲁跃华陈爱武霍垚周传堃钱少平
关键词:来适可高脂血症内皮素降脂作用药物治疗
1996—1997年全国铁路医院20个住院病种费用效益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分析住院病种费用效益变动趋势 ,探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增长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1996— 1997年全国铁路医院 2 0个住院病种 ,共 15 3 396例住院病人的例均费用、例均药品费、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百分比、例均其它费用 4项指标采用RSR进行动态对比综合分析。结果 ① 1997年与 1996年相比 ,例均住院费用、例均药品费与药品费占总费用的百分比均明显上升 (P <0 .0 5 )。② 2 0个住院病种费用效益 ,除甲状腺癌和急性阑尾炎外 ,其余 18个病种均较 1996年有所下降。③例均费用中 ,仅结肠癌、甲状腺癌 2个病种略有下降 ,其余18个病种例均费用均有上升 ,其中以急性肾炎上升尤甚 ,达 114 12 %。④总费用效益 ,1997年较 1996年明显下降(P <0 0 0 1)。结论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开展循证医学实践和卫生技术评估 ,实施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 。
杨建南张常红霍垚虞哲英吴丹东
关键词:病种管理
65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2001年
陈爱武霍垚鲁跃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报告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高粘滞血症的血液稀释治疗
1993年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高粘滞血症患儿23例,采用等容量血液稀释治疗。在心导管术中放血,同时注入等量6%低分子右旋糖酐,剂量按10 ml·kg^(-1)/次计算。血液稀释治疗后患儿临床表现好转,血液粘度降低,左心功能。甲襞微循环均改善,为外科手术做好术前准备。
霍垚詹胜才张帆王泽蓉陈槐卿李良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高粘滞血症血液疗法
心源性休克32例分析
2002年
邓云梅春雪李勤霍垚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病例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