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少非 作品数:29 被引量:147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2010年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浮游动物多样性 被引量:9 2014年 作为我国远洋渔业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渔场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于维持远洋渔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与渔获产量之间的关系,于2010年6~9月搭载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生产船在西部渔场(152°~159°E,38°~45°N)以及东部渔场(176°E^171°W,38°~41°N)共计51站位进行了表层浮游动物取样以及表层水文环境资料调查。通过显微镜检分析,共得到34科44属89种浮游动物(不含鱼卵、仔鱼以及浮游幼虫种类),其中东部渔场35种,西部渔场83种,以桡足类、背囊类、毛颚类及水母类为主要组成大类,物种以广温广盐性暖水种居多,优势物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软拟海樽(Dolioetta gegenbauri)、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等。调查期间,西部渔场表层海水平均温度(19.4℃)、平均生物量(485.13 mg/m3)以及平均丰度(801 ind/m3)显著高于东部渔场对应参数平均值(分别为:14.2℃,98.13 mg/m3,123 ind/m3),经过分析得出:(1)调查区域内黑潮水的强势是造成暖水物种居多的主要环境因素;(2)渔获产量与生物量对数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并结合拟合曲线相应的给出其一定概率下的回归区间以及预测区间,可为评估该区域渔业资源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靳少非 唐峰华 戴立峰 崔雪森 王云龙 樊伟关键词:浮游动物 北太平洋 柔鱼 生物量 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 被引量:8 2016年 根据2014年4~6月在南海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灯光罩网渔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内金枪鱼科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等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金枪鱼科鱼类6种,鲣(Katsuwonus pelamis)的平均渔获率最高,为58.2 ind·net-1;其次为鲔(Euthynnus yaito)和扁舵鲣(Auxis thazard),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0.12 ind·net-1和9.96 ind·net-1;而金枪鱼属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获率很低,仅为0.57 ind·net-1和0.02 ind·net-1,且以幼鱼为主。在上半夜(20∶00~23∶59)金枪鱼科渔获率明显低于下半夜(00∶00~06∶00),仅约是后者的10%。鲔和扁舵鲣渔获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为类似,而黄鳍金枪鱼渔获率变化与鲔、圆舵鲣(Auxis rochei)和扁舵鲣呈显著负相关。在农历新月前后期(农历二十二至下月的初八)作业网次数相对较高,每天的作业次数范围为4~10次;而满月前后期(初十至十七)未进行捕捞活动。总之,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圆舵鲣3种鱼类的渔获率值均相对较低,且仅在新月期间出现的比例较高;而其它3种鱼类的渔获率值相对较高,波动性也较大,也以新月期间渔获率值较高。本研究为我国南海金枪鱼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张衡 吴祖立 周为峰 靳少非 张鹏 晏磊 陈森关键词:渔获率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及其在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2年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为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志放流方法,依赖于Argos卫星进行定位,现今已发展到了第二代。该方法具精度高、信息量大及不依赖于回收等特点。该技术有助于研究人员掌握鱼类洄游、生长、繁殖和索饵等生物与生态特征,是获得海洋生物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成为目前海洋渔业资源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外学者在三大洋针对金枪鱼开展了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活动,并获得了丰富的信息,也证实了该技术的优越性。我国鱼类卫星标志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其在渔业资源评估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分离式卫星标志与放流技术及其在大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以期为国内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郑仰桥 靳少非 伍玉梅 张衡 樊伟关键词:海洋渔业资源 金枪鱼 一种金枪鱼围网渔业用的人工集鱼改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枪鱼围网渔业用的人工集鱼改进装置,包括长方形框架,所述长方形框架内装有渔网,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端并排均布有若干浮球,所述长方形框架上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布置有若干毛竹,所述若干毛竹上捆绑有钢丝或钢缆,... 靳少非 张衡 张胜茂文献传递 基于北斗卫星数据的拖网渔船状态与网次提取 被引量:14 2015年 拖网网次是捕捞努力量计算的重要参数,拖网渔船捕捞在放网、拖网、起网过程中速度变化非常明显,北斗船位数按3 min间隔记录渔船的经纬度位置、航速、航向、时间等信息,通过航速可以判断渔船状态。本文对浙嵊渔10201、浙嵊渔10243双拖网调查船的航速进行统计,划分拖网捕捞状态的航速阈值为0.8-1.6m/s,借助北斗船用终端记录的航速,判断渔船状态,提取出全部处于拖网作业的网次,并与现场记录的起放网时间和位置进行了比较验证,放网时人工记录与北斗记录时间差平均为4.3 min,起网时人工记录与北斗记录时间差平均为7.2 min,放网的GPS位置与北斗位置距离差值平均为0.35 nmi,起网的GPS位置与北斗位置距离差值平均为0.24 nmi。 张胜茂 唐峰华 靳少非 伍玉梅 徐林浩 戴阳关键词:航速 拖网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中鲨鱼兼捕率 被引量:1 2013年 鲨鱼作为金枪鱼渔业中主要兼捕种类之一,其兼捕率却较少见报。本文利用印度洋1950~2010年金枪鱼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了不同作业渔具的鲨鱼兼捕率。结果表明,印度洋金枪鱼渔业中鲨鱼平均兼捕率为9.30%,其中流刺网、线钓、延绳钓、围网以及其他作业渔具兼捕率分别为22.14%、16.27%、2.59%、0.43%和56.95%,且流刺网的鲨鱼兼捕量为最高。该区域兼捕鲨鱼共计19种(包括未定种),每种作业渔具未定种的捕捞量占比最高。建议在印度洋海域有针对性地发展选择性渔具,加大鲨鱼物种鉴别和数据统计能力,综合利用兼捕物种,增加经济价值。 靳少非 郑仰桥 唐峰华 周为峰 伍玉梅 樊伟关键词:鲨鱼 金枪鱼 鲣鱼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展望 被引量:10 2014年 最近几个世纪以来,以全球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金枪鱼渔业在全球远洋渔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金枪鱼渔业中,2005年以来鲣鱼年捕捞量已超过金枪鱼总捕捞量的一半以上。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未来鲣鱼渔业的响应和预测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从鲣鱼捕捞历史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模型发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等三个方面描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鲣鱼渔业,以期能够为鲣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想法。 靳少非 樊伟关键词:气候变化 鲣鱼 金枪鱼 中西太平洋 渔业资源 不同季节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群体形态学差异性 2018年 鲣(Katsuwonus pelamis)作为中西太平洋围网重要的捕捞对象,其形态学参数对于研究该海域鲣不同种群特征以及模型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不同捕捞季节下鲣形态学差异性分析研究还较为少见。利用2010年8-9月及2011年12月-2012年1月两次出海调查数据分析两次所捕获鲣形态学差异,结果显示,两次调查中叉长无显著性差异[2010年8-9月平均叉长为52.53 cm(SD=8.47 cm),2011年12月-2012年1月平均叉长为52.14 cm(SD=10.01 cm)],体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8-9月平均体质量范围为3 104.8 g(SD=1 420.2 g),2011年12月-2012年1月平均体质量范围为2 586.4 g(SD=1 409.0g)]。体长体质量关系拟合方程中,除体长组小于34 cm组外,两次取样间系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研究表明鲣群体形态学在不同季节可能存在着变动。建议在未来探索体长体质量关系时,需要考虑不同季节的采样,以增加对群体形态学的全面认识。 靳少非 靳少非 樊伟 樊伟 张衡 郑仰桥关键词:围网 中西太平洋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关键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3 2015年 根据2009—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及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Chl-a)和海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等环境数据,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fishing effort,CPUE)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鳍金枪鱼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4°S—28°S、158°E—176°E附近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CPUE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3月CPUE值较低(〈12.5尾·千钩-1),随后逐渐增加,至7月达到最大值为18.1尾·千钩-1,而8—12月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1月渔场重心位于16°S、168°E附近海域,2—3月向西北偏移,而在3—7月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8月以后开始逐渐回撤至西北方向,在9—12月渔场重心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主要位于15°S—16°S、168°E—169°E海域;总体来说,长鳍金枪鱼中心渔场最适SST为27.0~30.5℃,次适SST为20~24℃;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02~0.08mg·m-3,最适海面高度距平为3~23 cm。 闫敏 张衡 樊伟 靳少非 杨胜龙关键词:长鳍金枪鱼 南太平洋 太平洋金枪鱼渔场关键次表层环境变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太平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主要作业渔场次表层关键环境变量时空分布特征,作者采用2007~2012年Argo剖面浮标数据,分析了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延绳钓主要作业渔场区温跃层特征参数、12℃和距表层海温8℃(Δ8℃)等值线信息。研究表明,温跃层上界深度和温度以及Δ8℃等深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温跃层上界深度呈现出冬深、夏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大致呈纬向带状分布。1~3月份,北太平洋从东到西温跃层上界深度值都超过90 m,同期10°S以南的海域均低于60 m;7~9月份则相反。在太平洋150°W以西,20°S^20°N区域,温跃层上界温度全年在28℃以上。8℃等深线显示在东部太平洋,一块低值区域(<150m)由东海岸向西海岸延伸;在20°N以北和20°S以南的高值区域(>250m)表现出冬深、夏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温跃层下界深度图显示有两块高值区域(深度大于280m)从西向东,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漂移;在东部太平洋,两个高值区域之间的纬向区域常年存在一块下界深度低值区域(<140m)。与下界深度类似,温跃层下界温度也有两块低温区域(<12℃)从西向东,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漂移。在该低温区域的外侧舌状区域,下界温度超过17℃;东部太平洋在13~15℃。在15°N以北和15°S以南12℃等深线超过400 m,呈舌状;赤道东部太平洋,一块300 m深的细长舌状区域由东向西延伸。在上述区域之间,12℃等深线的深度值低于200 m。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温度,以及12℃等深线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太平洋金枪鱼主要作业渔场温跃层上界温度、12℃和Δ8℃等值线信息分布特征,为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提供理论参考。 杨胜龙 靳少非 吴祖立 崔雪森 张衡关键词:温跃层 次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