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薇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吸入布地奈德对被动吸烟大鼠肺功能及肺组织IL-3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及肺组织IL-3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治疗组,每组12只。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及布地奈德治疗组烟熏3个月建立吸烟致大鼠COPD模型。布地奈德治疗组建立COPD模型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4ml/只(0.5mg/ml)治疗15d,1次/d,模型组不予治疗。采用大鼠肺功能仪对每组大鼠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IL-32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0.3s用力呼出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3/FVC)、动态顺应性(Cdyn)降低,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升高;布地奈德治疗组较模型组FEV0.3/FVC、Cdyn、Ri和Re均明显改善(P<0.01)。模型组IL-32表达水平(0.86±0.13)较对照组(0.14±0.02)显著增高(P<0.01),布地奈德治疗组IL-32水平(0.56±0.24)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IL-32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显著升高,参与了慢性气道炎症,布地奈德吸入可使COPD大鼠肺组织中IL-32的表达减少,抑制炎症反应,改善COPD肺功能。
- 邓星奇张志锋刘梅顾薇凌美蓉丁念昌程德山周健王继芹
- 关键词:布地奈德呼吸功能试验白细胞介素32
-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对183例SAP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出现SAP前3天及发病后第1、3、5、7天的CPIS,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2组CPIS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后CPIS均比发病前明显升高(P<0.01);病死组发病后第1、3、5、7天与发病前3天的评分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存活组发病后第1、3、5天与发病前3天的评分比较均明显升高,第7天则较第1天显著下降(P<0.01)。发病后第5天且CPIS>6分时,与存活患者相比病死率增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93.4%;CPIS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当接受充分治疗后,发病后第5天CPIS轻度下降,而在没有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时变化不明显。结论:CPIS作为肺部感染程度的量化指标可以很好地预测SAP患者的预后。
- 邓星奇李艳艳顾薇周玲
- 关键词:肺炎脑卒中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 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并发肺性脑病时给予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同时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通气组和联用呼吸兴奋剂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与单用BiPAP通气组比较,联用呼吸兴奋剂组病情恢复快,呼吸、心率、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善均优于单纯通气组(P〈0.05~P〈0.01)。2组患者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并发肺性脑病的COPD患者,BiPAP无创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措施,可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并发症。
- 王继芹顾薇韩冰
- 关键词:肺性脑病呼吸兴奋剂
- 白细胞介素32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炎性反应的关系被引量:6
- 2010年
- 白细胞介素32(IL-3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和上皮细胞等产生。IL-32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在自身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IL-32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认识二者关系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 顾薇张志峰邓星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