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浩
- 作品数:2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审美嫁接与资源融合——论《黎明前的暗战》及其启示意义
- 2011年
- 一新世纪"红色"题材影视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成了一些既具文化底蕴又富审美活力的叙事类型。以《长征》、《解放》、《太行山上》、《建国大业》、《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为代表的"红色史传剧",以《亮剑》、《历史的天空》、《狼毒花》、《我是太阳》、《集结号》为代表的"另类英雄传奇剧",以《暗算》、《英雄无名》、《仁者无敌》、《潜伏》、《黎明之前》为代表的"红色谍战剧",以《人间正道是沧桑》、《沂蒙》等为代表的"红色年代剧",堪称其中最为引人瞩目者。
- 颜浩
- 关键词:资源融合审美嫁接《太行山上》《我是太阳》另类英雄
- 《村庄秘史》的湖南地域文化色彩
- 2011年
- 一长篇小说《村庄秘史》的精彩独到之处,首先自然在于它是一部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批判书。作品通过叙述老湾村五个具有"秘史"性质的故事,对现代中国你死我活地斗争的社会形态及由此形成的身份文化,进行了视野独到的审美剖析与历史批判。
- 颜浩
- 关键词:地域文化色彩秘史村庄中国历史文化历史批判
- 语文教育中的拓展性阅读
- 2008年
- 文学教育,以经典文本为教学对象,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基本上以文本解读、赏析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和审美。然而,文学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和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其他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相关地拓展性阅读,借助文学来把握、认知整个社会文化、历史,是具有可行性的。
- 凌云岚颜浩
-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语文教育社会文化结构文学教育教学对象经典文本
- 从《敬业与乐业》看梁启超的趣味主义教育观被引量:1
- 2005年
- 颜浩
- 关键词:教育观趣味敬业学术研究活动演讲稿游学
- 娜拉神话的颠覆与终结——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出走”主题被引量:5
- 2016年
- 深受"五四"启蒙话语影响的"女性出走"主题,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价值内涵。通过不同时期对父亲形象的书写与建构,张爱玲完成从"弑父"出走到重归"父亲的家"的精神演变过程,实现在时代语境和生命体悟双重作用下对父权的审视。以母亲为代表的"女结婚员"形象的一再出现,则为"出走"想象提供别具意味的言说形态,显示出"娜拉走后怎样"这一话题所具有的多重意义空间。由此形成的张爱玲对于以"出走"为唯一价值指向的娜拉式妇女解放之路的质疑,标志着自"五四"以来作为主流价值观念而存在的娜拉神话的颠覆与终结。
- 颜浩
- 关键词:父亲形象启蒙话语《倾城之恋》白流苏女性解放时代语境
- 女性立场、革命想象与文学表述——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秧歌》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在众多土改题材的现当代小说中,两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秧歌》可谓风格鲜明,但也命运迥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视为解放区文艺路线的代表作,获得了"我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初的比较显著的一个胜利"之类的赞誉。
- 颜浩
- 关键词:女性立场文艺路线性别意识
-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伦变奏--《家庭内外》导读
- 2021年
- 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创作中,家庭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改变了家族伦理与王朝政治同构的社会传统,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父子、夫妇、兄弟等人伦关系,表达关于爱情、亲情的现代体验。这不仅使文学创作在题材上有较大的突破,也相应地建构了新的价值理念和美学原则。以家庭为中介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联,书写时代变迁中的情感故事,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的审美关注视域。
- 颜浩
- 关键词:家族伦理多元文化语境人伦关系情感故事美学原则
- 张爱玲后期创作的生命体验与文体创新--以《浮花浪蕊》的细读为中心
- 作为张爱玲后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浮花浪蕊》存在着多重阐释的意义空间.小说对'离乡'主题的演绎显示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政治意识与家国情怀.小说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家族记忆内化为叙事结构,并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加...
- 颜浩
- 关键词:当代小说政治意识家国情怀
- 文献传递
- 才女神话的历史谱系与当代生成——以“知女”事件为中心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社会性别问题的"知女"是才女神话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从其历史发展谱系可以看出,男权中心意识借助于才女神话塑造"知识女神",其实质是以性别权力对知识女性进行规训与约束,而当代消费文化的渗透则加强了其中的庸俗化和符号化倾向。"知女"事件不仅凸显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现实处境,更昭示了女性自我觉醒与自我解放的重要意义。
- 颜浩
- 关键词:女性观
- 《赛德克·巴莱》:历史题材电影的新高度被引量:5
- 2012年
- 向来以展示现实生活见长的台湾电影,在2011年却罕见地奉献了一部历史题材的大片——《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虽然以台湾原住民反抗日本占领者的战争为主线,但其内涵并不止于此。其中包含的生与死、信仰与救赎、冲突与宽容的沉重思考,使其超越了还原或再现真实的简单意义,而具有了从文化和哲理层面反思历史的高度和深度。
- 颜浩
- 关键词:历史题材台湾电影台湾原住民反抗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