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涛 作品数:8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石化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大芦湖油田高21块不稳定注水方式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针对注采井间窜流通道导致大芦湖油田高21块油井产量快速递减、含水率迅速上升、剩余油分布不均的问题,利用流线模拟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识别注采井间窜流通道,并通过现场示踪剂检测结果验证窜流通道识别结果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设计36种不稳定注水方案,优选不稳定注水方式。研究表明:流线模拟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可以定量识别水驱窜流通道;对称周期注水、短注长停注水、异步不稳定注水可以起到增油降水、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全区异步不稳定交替注水方案为技术、经济最佳方案,与常规水驱方案相比,累计产油量提高7.6×10^4m^3,净收入提高1074×10^4元。该研究为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庆涛 吴洁 马骁关键词:窜流通道 低渗透油藏 流线模拟 不稳定注水 大芦湖油田 常规水平井悬空侧钻井眼轨道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胜利油田常规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悬空侧钻问题,现场主要凭借经验对侧钻轨道进行设计,但设计精度低、失误率高。采用平面圆弧和斜面圆弧的设计方法,将侧钻井眼轨道设计为:稳斜段+造斜段,同时分别推导出了二维和三维侧钻井眼轨道计算公式,并对关键计算参数进行了说明。现场实例证明了此方法设计精度高,能够提高侧钻成功率,为同类水平井悬空侧钻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范光第 王丽 马庆涛 刘华 黄根炉关键词:悬空侧钻 热渗耦合效应对欠平衡工况井周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向井筒内渗流和近井地带地层温度的改变均会造成近井地带孔隙压力发生变化,此外,井壁岩石温度改变还会产生热应力,这些因素均会造成井壁岩石有效应力发生变化,影响欠平衡施工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性分析和欠压值设计。近井地带井壁岩石温度和孔隙压力变化是一个耦合变化的过程,文章结合实例,通过对温度-渗流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近井地带地层温度和孔隙压力在径向上的变化规律,计算出欠平衡工况下考虑地层岩石温度变化和地层流体渗流影响的井周应力。结果表明欠平衡工况下温度和孔隙压力的变化会对井周应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对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性分析和欠压值设计时有必要考虑热渗耦合效应的影响。 王茂林 张宗超 马庆涛关键词:渗流 温度 欠平衡 桩129-1HF井钻井工程优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桩129-1HF井是目前胜利油田浅海水平位移最大的一口非常规水平井。为了解决该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摩阻与扭矩大、井壁易坍塌、井下温度高和固完井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地质特点和邻井实钻资料,结合软件模拟计算,优选七段制剖面类型,确定三开次井身结构,三开优化单弯双稳钻具组合,二开斜井段及三开优选聚合物有机胺钻井液体系。优化设计后该井平均机械钻速7.07 m/h,摩阻控制在300 k N以内,水平段复合钻比例高达83.55%,电测及下筛管作业均一次成功。实钻效果表明,较小的全角变化率、减摩降扭工具和优良的钻井液润滑性能是大位移井减摩降扭的关键;合理的底部钻具组合可以增大复合钻比例,提高机械钻速;聚合物有机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抗高温性能,能够满足深层大位移水平井的携岩护壁要求。 贾江鸿 闫振来 窦玉玲 马庆涛关键词:大位移水平井 钻井工程 优化设计 摩阻 扭矩 水平井筛管完井提拉预应力工具的研制 2018年 为解决稠油热采水平井开发中套管串受热伸长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水平井筛管完井提拉预应力工具,采用水平井筛管上部固井段提拉预应力的完井方法,缓解套管损坏和井口抬升问题。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提拉预应力工具可支撑套管完全离地,安全提拉力达100 t,提拉预应力工具可明显吃入地层,产生有效提拉力,满足水平井筛管完井作业要求。该工具填补了水平井提拉预应力工具的空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马庆涛 张建国 马明新 张海平关键词:水平井 筛管完井 干热岩地热开发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20 2015年 干热岩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首先需要解决深层、高温、硬质和易失稳地层的钻井问题。通过研究干热岩地质特征和赋存条件,提出了干热岩钻井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调研了国内外油气钻井技术的耐高温性能指标,分析了高效破岩工具、随钻测控仪器、钻井液体系和固完井技术的适用性,并对气体钻井、干法固井和泡沫增压钻井等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干热岩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以期为干热岩地热开发的钻井方案优选和钻井技术攻关提供借鉴。 刘伟莉 马庆涛 付怀刚关键词:干热岩 钻井技术 耐高温 钻井液 干井筒固井技术及在元坝区块陆相井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元坝区块10口已完钻陆相井的固井实践发现,干井筒固井技术在一开、二开气体钻井井眼中应用效果良好。分析了元坝陆相井的地质概况和气体钻井井眼的固井难点,介绍了干井筒固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技术措施,以元陆9井为例详细分析了244.5 mm技术套管干井筒固井的现场施工工艺。对11井次干井筒固井的作业时间和胶结质量进行统计,并与常规固井进行对比,发现表层套管平均固井时间节省8.69 d,技术套管节省6.79 d;表层套管第一、二界面胶结质量分别提高15.2%和21.8%,技术套管第一、二界面分别提高9%和13.7%,在提高第二界面胶结质量上效果更明显,认为干井筒固井技术是元坝区块陆相井值得推荐的固井方式。 马庆涛 郭敏 葛鹏飞 油艳蕊关键词:胶结质量 气体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