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合
- 作品数:26 被引量:2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电子电信更多>>
- 针刺合谷穴对面瘫治疗作用的红外热像观察被引量:44
- 1989年
- 依据“面口合谷收”的取穴原则,作者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面瘫患者进行了针刺合谷穴前后的面部温度变化观察,借以了解针刺治疗的效果。现察结果显示:65例面瘫患者所得到的面部22个部位1430对温度数值,针刺后有75.8%为升温效应,10.1%无变化,14.1%为降温效应。针刺后全面部,左右侧面部及其他19个部位温度的升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后面部以口鼻部位的升温幅度最大,针刺后并可使健、患侧面部的温度接近平衡。以上说明,合谷穴与面口有紧密联系,针刺合谷穴对病患部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作者认为,红外热像方法作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的判定指标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张栋彭悦魏正岫温宝珠高惠合孟竞璧
- 关键词:针刺疗法合谷穴红外热像面瘫
- 针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升温作用关系的热像图观察被引量:31
- 1991年
- 留针法是针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文献中对此具有专门的论述、如“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经脉),“久病者、深内久而久留之”(灵枢·终始),“婴儿者,浅刺而疾发针”(灵枢·逆顺肥瘦)等。
- 张栋高惠合魏正岫温宝珠
- 关键词:针刺留针时间
- 正常人体颜面温度分布及红外面像分析被引量:18
- 1994年
- 本文使用红外热象仪对116例健康人面部温度分布进行观察,并对面部热象图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有助于中医研究面像以及面部疾病的热像图诊断。
- 张栋高惠合温宝珠寿小云
- 关键词:温度分布红外热成像
- 人体面部红外热图的计算机分析与处理
- 1992年
- 我们使用配有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的红外热像仪,对116例健康人和210例面瘫患者的面部温度分布进行观察,并应用DISCO3.1热像图处理程序进行面部热图区域(部位)温度均值的提取和面部热图的处理。使用“AREA”程序和“HISTOGRAM”程序,首次得到健康人面部26个区域或部位的平均温度均值,同时还得到面瘫患者面部温度分布的病理特征。使用“AVERGE”记录程序、“ISOTHRM”程序、“MAGNIFY”程序、“SPOTMET”程序、“RELIEF”程序等记录和处理的面部热图更清晰、更直观。观察结果表明,计算机用于生物热图处理不仅对热图的分析更加方便和客观,同时还使热图具有定量功能。
- 张栋高惠合温宝珠魏正岫
- 关键词:红外热象仪计算机分析
- 经络温度特性的客观显示——针灸后循经温度变化的红外热像图表现被引量:15
- 1989年
- 为验证经络理论的科学性,配合其他生物物理方法直观观察经络的走行,我们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针灸前后人体体表的温度分布状态进行观察。
- 张栋孟竞璧高惠合温宝珠魏正岫常宝琪陈乃明王德凤
- 关键词:针灸方法循经经络理论温度变化体表温度灸治
- 入静诱发循经感传对皮电反应系统的影响
- <正>为什么在入静条件下循经感传易于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入静诱发循经感传前后,受试者掌区诱发皮肤电反应的某些特征进行了观察。利用皮电系统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这一现象与皮电系统机能状态之间的关系。观察健康人...
- 高惠合庄鼎蔡世鑫杨秀珍王援朝王卜雄崔丽华
- 文献传递
- 轻结扎尺神经对大鼠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
- 1995年
- 轻结扎尺神经对大鼠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高惠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本工作从神经论的角度探讨经络脏腑联系的实质,用慢性实验方法,观察针刺、结扎不同外周神经干对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实验用大鼠,在戊巴比妥钠(40mg/kg)全麻下开腹,把半导体力应变片...
- 高惠合
- 关键词:尺神经肠运动针灸研究应变片
- 面部皮肤温度与面部血流量关系的对照观察被引量:26
- 1999年
- 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和超声多普勒技术,对30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表浅的颞浅动脉和面动脉的血流量与其分布区的皮肤温度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1)面部动脉血流量较大者,其分布区的皮肤温度也较高,反之则较低;(2)在面部的穴位针刺治疗后,面部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随之上升;(3)在面部所分析的四个区域之间和针刺的前后,温度与血流的对应关系趋向基本一致,两者比值相差的范围较小,在09538~12835∶1 之间。说明面部动脉与相应供血区的皮肤温度有一定的定量关系。
- 张栋薛立功魏正岫高惠合唐洁人张祖萍温宝珠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皮肤温度动脉血流量面部
- 面瘫面部红外热像图表现和温度特征被引量:13
- 1993年
- 本文用红外热像方法对21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庳患者面部温度分布进行的观察和对116例健康人的对照显示:患者面部双侧温度差大于健康人;眼、内眦和颧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本批患者患侧面部均温有41.4%高于健侧,25.7%低于健侧;眉、内眦、外眦和鼻唇沟的均温平均值低于健侧,眼、颧、颊和嘴角的该值高于健侧。病程短、病变重者的双侧面温差大于病程长、病变轻者,两组间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自身对照示:病中双侧面温差大于愈后,眼、内眦部位尤其明确。观察结果提示:双侧面部温度不对称是面瘫的面部温度特征,双侧面温差大小与病变程度有关。本文结果为了解面瘫的面部循环和代谢状态提供了分析依据,为热像和温度在该病病变程度的判定和治疗恢复的评价等方面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 张栋魏正岫温宝珠高惠合彭悦
- 关键词:面瘫红外热像图
- 经络电阻对称性的临床意义
- <正>本工作用快速巡回检测系统,对人体十二经的皮肤导电性能,进行上下左右对比观察, 并将同名的对称情况与患者的主要病候进行比较,同时观察针刺治疗所引起的变化。共观察38例门诊患者,年龄12-62岁,男20例、女18例,病...
- 高惠合陈克彦杨秀珍郎明蔡世鑫李志超庄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