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跃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特征分析
- <正> 随着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长期积累,在分析研究10~2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时,年变化与长期趋势变化叠加在一起,这给地震分析预报及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主要采用傅氏分析方法去掉年周期变化(中国地震局...
- 鲁跃
- 文献传递
- 短临地震前兆空间非均匀性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利用《中国震例》中总结出的短临前兆资料 ,计算了华北地区 1 969~ 1 983年间发生的 1 3次 5级以上地震前各类短临前兆空间群体分布的 CV 值。结果表明 ,震前短临前兆数≥ 6次的 8个震例中 ,有 6个震前短临前兆空间分布的 CV 值明显高于二维连续空间随机均匀分布的 CV值 ,说明短临地震前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
- 鲁跃王晓青王科英
- 关键词:短临前兆非均匀性地震前兆
- 东三旗井数字化水位观测干扰异常分析与识别研究
- 2011年
- 本文对北京市昌平地震台东三旗井数字化水位观测中出现的锯齿型"凹型"阶变现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观测环境条件、同井孔体应变观测、区域地震活动、GPS地面沉降观测等分析,探析了该异常现象的成因。结果显示,该变化可能与环境变化引起区域周围电磁场的改变有关,可能是地震活动或应力应变引起电磁量增加导致水位仪器电信号干扰异常引起,是前兆异常特征的可信度低。
- 高玲徐平张中五鲁跃张卫新
- 关键词:数字化水位
- 北京及邻近地区中等以上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识别与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系统分析了北京及其邻区多年积累的震例资料,提出该区的地下流体异常分为趋势上升型中期异常、转折型中短期异常、突发型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等类型。运用“同一化”思路、从属函数、剩余曲线及原始曲线均方差等异常判定方法,提取了中等以上地震,特别是5级以上地震的中、短、临异常实例。通过对流体异常特征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北京及邻近地区的中期、中短期、短期和短临异常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对地震前各阶段异常的超前时间进行了总结,该时间可作为发震时间的预测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为该区的震情判定提供依据。
- 杨明波王吉易刘喜兰王力赵文忠鲁跃张洪魁
- 关键词:地下流体异常同一化中等地震
- 官厅水库及邻区地震活动的最大熵谱分析及其未来50年内强震危险性预测被引量:2
- 2004年
- 利用最大熵谱分析与显著周期叠加建模的方法,首先对官厅水库及邻区的历史地震活动进行最大熵谱分析,然后利用所得到的显著周期进行建模,最后对未来50年内官厅水库及邻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本文还用熵谱谱阵分析法,分析了地震活动周期的相对稳定性和时变性,并指出在地震预测中应注意对时变性的研究。
- 武安绪吴培稚鲁跃张丽芳赵文忠
- 关键词:官厅水库最大熵谱分析
- 怀来台震前超低频电场与地震关系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用河北省怀来电磁辐射观测台连续11年观测资料,分析了张北-尚义6.2级地震前超低频电场资料的变化,研究了300km范围内Ms5.0以上地震和200km范围内Ms4.0以上地震前记录的超低频电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异常信息量、异常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与震中距、震级有关,异常信息在地震发生前达最大值。
- 关华平张宏魁鲁跃鲁跃余素荣
- 关键词:电磁辐射震中距地震前兆
- 北京数字化地磁脉动观测台网被引量:4
- 1994年
- 叙述了北京数字化地磁脉动观测台网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及在地震预报研究和地磁学科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该台网提供了磁暴、磁扰、地磁日变及地磁脉动等地磁事件的数字化观测资料.这些观测资料由于其精度高和动态范围大,蕴含有极为丰富的信息,分析处理更为方便.
- 周军成韩克礼鲁跃
- 关键词:数字化短临异常
- 平谷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被引量:1
- 1999年
- 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分析了平谷台1995年1月至1998年4月期间磁暴场的暴时扰日变化Ds(Z)的响应比值P(Z)的变化。发现P(Z)高值与平谷台550km,左右范围内MS≥50的中强主震有较好的对应。
- 鲁跃张洪魁王科英宋治平徐平
- 关键词:地震预报太阳风加卸载响应比地磁场
- 张北地震前地磁空间相关异常特征被引量:7
- 1999年
- 应用地磁空间相关方法对华北地区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地磁核旋定点(北京时21h)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和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MS6.4地震前存在地磁空间相关低值异常。
- 鲁跃宋治平张洪魁王科英
- 关键词:前兆异常地震前兆
- 五里营井水位与水温对汶川及日本地震的同震响应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北京五里营井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Ms8.0和日本Ms9.0地震前后的水位、水温变化,发现两次地震前后北京五里营井水位、水温的变化为震前上升、震后恢复,两次地震前后变化基本一致,不受地震方位和震中距离的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是井孔区域受地震波的作用,岩石中裂缝系统出现弹-塑性的张开和闭合,而张开程度小于闭合程度,岩石的孔隙度减少,含水层被压缩,致使井水位出现明显的抬升;而地下较热的水上涌是导致水温突升的主要原因。
- 武晓东王志惠王春媛鲁跃曹开
- 关键词:水位水温地震同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