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中心静脉
  • 2篇外周
  • 2篇免疫性
  • 2篇静脉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导管
  • 1篇修补术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圆韧带
  • 1篇置管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韧带
  • 1篇溶血
  • 1篇溶血性
  • 1篇溶血性贫血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那曲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王雪娜
  • 2篇贾治林
  • 2篇方美云
  • 2篇谢明征
  • 1篇关艳春
  • 1篇梁燕
  • 1篇申静枝
  • 1篇司阳
  • 1篇马亮亮
  • 1篇孙光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恶性淋巴瘤相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七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L)相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ML相关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出现交叉配血困难,2例急性溶血发作期间死亡,1例虽溶血得到控制,但短期内淋巴瘤疾病进展加重死亡。4例生存者中2例联合激素化疗后目前病情仍稳定,1例I期淋巴瘤患者激素联合沙利度胺、环孢素、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未进行联合化疗,至截稿前病情仍稳定,1例患者失访。结论ML合并AIHA并非罕见,更多见于T细胞亚型,可出现溶血危象,需高度警惕。
申静枝贾治林孙光王雪娜方美云
关键词:淋巴瘤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例白血病患者纤维蛋白鞘包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引起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21年
总结1例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形成纤维蛋白鞘引起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通过对PICC置管引起的纤维蛋白鞘明确诊断,及时辅助检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心理干预,成功拔除导管,从而避免患者因拔管困难进行手术治疗。本文详细分析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出现纤维蛋白鞘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并从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诊断方法、药物治疗及早期预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日后处理此问题提供借鉴和建议。
王雪娜史英梅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个案护理
低浓度肝素封管液对那曲超高海拔地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封管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那曲超高海拔地区(海拔4500米)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在西藏那曲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行中心静脉置管的40例患者,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拔30米)重症监护室的40例C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海拔正常浓度肝素组(A组)20例、高海拔低浓度肝素组(B组)、沿海地区正常浓度肝素组(C组)和沿海地区低浓度肝素组(D组)。正常浓度肝素组予以31.25 U/mL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封管,低浓度肝素组予以10.00 U/mL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封管。观察各组患者封管30 min后导管堵塞、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留置时间、凝血酶原(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的变化情况。结果 (1)各组导管堵塞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vs12vs13vs12,P>0.05),导管留置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2.04vs8.95±1.47vs9.90±1.94vs9.70±1.84,P>0.05)。(2)各组P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5±5.17vs17.42±5.48vs26.97±5.71vs24.41±4.70,P<0.05),APT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92±8.33vs37.58±7.54vs50.27±6.93vs44.61±5.92,P<0.05),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9±4.30vs18.12±4.87vs20.50±4.83vs19.67±2.76,P>0.05)。结论 在超高海拔地区,对CVC患者采用低浓度肝素封管液在降低导管堵塞发生和维持置管时间上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凝血功能更佳。
王雪娜李昱张若云张晶晶冶福林李生龙谢明征
关键词:肝素高海拔地区中心静脉置管封管
从解剖角度探讨成年女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子宫圆韧带的处理被引量:3
2023年
腹股沟疝发病人群中女性仅占6%[1],其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与男性有着较大差异。女性腹股沟疝中股疝比例高达26.07%,远高于男性的5.09%[2],因此发生嵌顿的比例也比较大。以往由于对女性腹股沟疝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特点认知不足,导致女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策略和技术基本同于男性。但随着腹腔镜后入路疝修补术的不断完善和腹股沟区解剖认知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肌耻骨孔的认知。
王雪娜谢明征谢明征冶福林吴兆丰益西平措仁增罗布
关键词:子宫圆韧带腹腔镜腹股沟疝疝修补术女性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休克蛋白90的表达及与激素疗效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特点及与激素疗效、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4例初发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HSP90 mRNA,同时检测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将ITP患者按糖皮质激素(GC)治疗效应分为GC敏感组和GC抵抗组,再按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进行分组比较,同时分析患者HSP90 mRNA与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及血小板抗体IgG的相关性。结果 44例ITP患者外周血PBMC的HSP90 mRNA中位数为0.90(0.48~2.52),32例正常人为1.40(0.82~2.65),正常人较ITP患者HSP90 mRNA有升高趋势,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急性ITP患者HSP90 mRNA表达显著高于慢性患者(P<0.05)。GC敏感组HSP90 mRNA表达中位数高于抵抗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按性别、年龄和病情分组比较,可见年龄≤60岁较年龄>60岁患者,轻型较重型患者,HSP90 mRNA均有升高趋势,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ITP患者HSP90 mRNA水平与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及血小板抗体IgG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SP90 mRNA在急性ITP患者显著高于慢性患者,显示与病程密切相关,结合其在GC敏感组较抵抗组表达升高的趋势,推测其在ITP中表达下调与GC抵抗有关联。
马亮亮梁燕方美云贾治林司阳关艳春王雪娜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糖皮质激素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