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树脂
  • 3篇吸油
  • 3篇吸油性树脂
  • 3篇高吸油性树脂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戊二烯
  • 2篇吸油树脂
  • 2篇吸油性能
  • 2篇间戊二烯
  • 2篇高吸油树脂
  • 2篇DIELS-...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系
  • 1篇滞燃期
  • 1篇十六烷值
  • 1篇十六烷值改进...
  • 1篇自由基
  • 1篇活性自由基

机构

  • 6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代孟元
  • 6篇甘跃华
  • 5篇张金生
  • 5篇李丽华
  • 3篇张叶红
  • 2篇李秀萍
  • 1篇齐邦峰
  • 1篇丁勇
  • 1篇代秀川

传媒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第六届全国微...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5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吸油性树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
2006年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在吸油机理上与传统的吸油材料完全不同。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原理、热力学与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对影响树脂合成与性能的聚合单体、交联方式、聚合工艺、温度与时间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当前高吸油性树脂在环境保护、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应用也作了综述。最后展望了高吸油性树脂的发展方向,指出其在理论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领域拓展这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张金生代孟元李丽华张叶红甘跃华
关键词:高吸油性树脂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研制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重要意义、种类和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典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特点。十六烷值改进剂受热容易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降低了柴油的自燃点,从而缩短了滞燃期,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另外,指出了十六烷值改进剂应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代秀川齐邦峰丁勇代孟元甘跃华
关键词: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改进剂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柴油活性自由基滞燃期
单模聚焦微波辅助合成甲基吡喃
研究了单模聚焦微波辅助合成甲基吡喃的条件.实验采用美国CEM公司生产的Discover单模聚焦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进行微波加热,以多聚甲醛、间戊二烯为原料,进行Diels-Alder反应,合成甲基吡喃.实验结果表明,多聚...
张金生甘跃华李丽华代孟元
关键词:间戊二烯DIELS-ALDER反应
文献传递
单模聚焦微波辅助合成甲基吡喃
2006年
研究了单模聚焦微波辅助合成甲基吡喃的条件。实验采用美国CEM公司生产的Discover单模聚焦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进行微波加热,以多聚甲醛、间戊二烯为原料,进行Diels-Alder反应,合成甲基吡喃。实验结果表明,多聚甲醛质量为4 g,间戊二烯体积为20 mL,BF3-乙醚质量为2 g,四氢呋喃质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 min,微波功率为200 W,常压条件下,收率可达到46.3%。
张金生甘跃华李丽华代孟元
关键词:间戊二烯DIELS-ALDER反应
单模聚焦微波辐射合成丙烯酸系高吸油树脂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Discover单模聚焦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低交联度的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微波功率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并对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合成树脂的吸油速率、保油率、耐寒耐热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Discover标准模式下,最大功率60 W,最高温度70℃,辐射时间2 h,在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2%,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质量比为7/3,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6%的条件下得到的树脂吸油性能最好。
张金生代孟元李丽华张叶红甘跃华李秀萍
关键词:高吸油性树脂乳液聚合吸油性能
单模聚焦微波辐射合成丙烯酸系高吸油树脂
采用Discover单模聚焦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低交联度的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微波功率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并对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合成树脂的吸油...
张金生代孟元李丽华张叶红甘跃华李秀萍
关键词:高吸油性树脂乳液聚合吸油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