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盖欣
作品数:
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陈启军
吉林大学
杨洪群
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
梁焕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
刘玉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1篇
荧光
1篇
鱼类
1篇
吖啶橙
1篇
脱氧
1篇
脱氧核糖
1篇
脱氧核糖核酸
1篇
免疫
1篇
免疫荧光
1篇
弧菌
1篇
寄生
1篇
寄生虫
1篇
寄生虫学
1篇
寄生虫学研究
1篇
核酸
1篇
核糖
1篇
核糖核酸
1篇
副溶血弧菌
1篇
DNA分析技...
机构
1篇
吉林大学
1篇
吉林省卫生防...
1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2篇
盖欣
1篇
刘玉斌
1篇
梁焕春
1篇
杨洪群
1篇
陈启军
传媒
1篇
上海畜牧兽医...
1篇
动物检疫
年份
1篇
1992
1篇
199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吖啶橙免疫荧光菌团法快速检测鱼类副溶血弧菌的实验研究
1991年
副溶血孤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食品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该菌首次由藤野恒三郎于1951年分离获得,近些年来由该菌引起的暴发流行有增无减,多数为食用污染的鱼贝类所引起。据上海1950~1961年的统计,嗜盐菌占查明细菌食物中毒炳原菌的83.8%。目前国内外检测副溶血弧菌主要依靠常规分离培养法。
冯来坤
王文
刘玉斌
梁焕春
盖欣
杨洪群
关键词:
鱼类
副溶血弧菌
DNA分析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92年
DNA分析技术的诞生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手段。目前这项技术已开始在寄生虫分类、亲缘种间进化相关性分析、寄生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免疫预防等诸方面得到应用。本文主要就其在分子寄生虫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一、在寄生虫分类学上的应用 DNA分析方法是根据虫体的遗传物质——DNA在虫种之间的微小差异,通过高特异性的分辨力,找出虫体之间的本质差别,因而它具有传统形态学方法和生化方法等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可以根据虫体DNA的限制内切酶酶切图谱的不同对虫种进行分析。不同种、株的虫体,其DNA碱基序列不同。
陈启军
盖欣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寄生虫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