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取代基位置对羟基[60]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空间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为进一步认识羟基[60]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空间结构,借助密度泛函考察了羟基取代位置和取代基数量对羟基[60]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羟基[60]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LUMO均集中在[60]富勒烯上,羟基出现在邻位时其衍生物的LUMO和HOMO能量差ΔE最小,而羟基在间位时其ΔE最大。吡咯烷键长和键角并不随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呈规律性的变化,但羟基取代基位置对吡咯烷键长和键角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对位、间位、邻位。
- 蔡艳华罗文张艳华倪海涛任莉平
- 关键词:富勒烯取代基羟基空间结构
- 对氨基苯甲酸铜(Ⅱ)的室温固相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了固相研磨法在制备金属有机配合物中的应用,采用室温固相研磨法一步合成得到对氨基苯甲酸铜(Ⅱ)配合物。借助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热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对氨基苯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为Cu(p-NH2C6H4COO)2。采用基于扫描电镜的显示液相法、固相研磨法和添加表面活性剂PEG400进行研磨,得到对氨基苯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形貌分别为仙人球型、团絮状和棒簇状。研究结果表明:固相研磨法在反应时间和收率上都明显优于液相法。
- 罗文黄磊苗亚伟王振永田宗菊蔡艳华
- 关键词:室温固相合成配合物
- 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超微气流粉碎技术因其耐热敏性、无污染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微纳米粉体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超微气流粉碎设备的不断改进和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概述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发展现状;介绍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在物理粉碎和化学研究尤其是化学改性和绿色合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做了展望.
- 罗文蔡艳华郝海涛张申伟张琪
- 关键词:超微气流粉碎表面改性
- 超微气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热固相反应研究
- 超微气流粉碎技术是制备超细粉体的常用手段之一,目前已在食品、医药、化工、非金属矿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就其应用领域来看,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单纯的物理粉碎,在合成化学尤其是金属有机配合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在前...
- 罗文
- 关键词:低热固相反应
- 文献传递
- 刚性多酰胺类聚乳酸快速结晶成核剂及聚乳酸改性材料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使聚乳酸快速结晶的刚性多酰胺类有机成核剂及其改性聚乳酸材料。该类成核剂含有易与聚乳酸分子链形成相互作用的N-H官能团,同时又通过引入苯环使成核剂具有刚性结构,从而诱导聚乳酸分子链快速束缚在成核剂周围实现聚...
- 蔡艳华李顺江张艳华罗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