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勇 作品数:5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伊立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临床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72例,均为经一线EP方案化疗后肿瘤进展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IP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二线治疗(TP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IP组和T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2.8%(19/36)和44.4%(16/3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1%(31/36)和80.6%(29/36),分别比较两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P组和TP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6.1%、27.8%和27.8%、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9个月(P均>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伊立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SCLC的疗效相当,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近似。 鞠文翠 王牧民 罗晓勇关键词:肺肿瘤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口腔微生物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除了遗传改变、饮酒、吸烟等已知因素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口腔和食管在解剖结构上具有延续性,口腔微生物和食管微生物群存在相似性,因此口腔微生物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影响食管的微生态环境,从而影响食管癌的发展。本文旨在总结口腔微生物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比较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中的差异,以期为食管癌的早期预测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孙凡钥 杨玉鑫 陈宏伟 师鑫鹏 罗晓勇 王保永关键词:口腔微生物 食管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腺癌 CCDC7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77(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77,CCDC7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分析CCDC77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购买胃癌组织芯片,分析CCDC7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CDC77在1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法将携带有CCDC77基因的重组质粒pLVX-IRES-ZsGreen1-homo-CCDC77转入胃癌HGC-27和AGS细胞中,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WST-1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CCDC77过表达对胃癌细胞系HGC-27和AG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PA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CDC7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胃正常组织(P<0.001),CCDC77 mRNA低表达组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较CCDC77 mRNA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短(P=0.013)。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CDC7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1),且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CDC77高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较CCDC77低表达患者明显延长(P<0.01),CCDC77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了pLVX-IRES-ZsGreen1-homo-CCDC77质粒的HGC-27和AGS细胞中CCDC77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CCDC77过表达可抑制HGC-27和AGS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横向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CDC77蛋白呈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CDC77基因过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系HGC-27和AG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杨广花 罗晓勇 陈宏伟 陈宏伟关键词: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叉头框蛋白M1过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估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研究103例原发CRC和配对的正常组织标本,探讨FOXM1表达变化的潜在机制及其对体外CRC细胞模型的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103例CRC组织染色后FOXM1阳性率为85.44%(88/103),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20.39%(21/103)。两组间的FOXM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OXM1沉默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且侵袭和迁移也明显受抑。结论:CRC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FOXM1介导,FOXM1可能代表CRC分子靶向治疗的选择性靶点。 张海鸽 罗晓勇关键词:结直肠癌 FOXM1 SIRNA 靶向治疗 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与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对比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ⅠB2、ⅡA2期宫颈癌的疗效和晚期不良反应。方法 96例病理确诊的初治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术前放疗组患者采用盆腔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放疗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放化疗组接受盆腔外照射联合后装放疗,同期顺铂化疗增敏。结果术术前放疗组及根治性放疗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62.0%、45.8%(χ2=3.854,P=0.0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2%、60.4%(χ2=1.987,P=0.159);远期生活质量FACT-Cx量表的五大模块得分相当,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放疗联合手术延长了ⅠB2、ⅡA1期宫颈癌的无进展生存率,且长期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是临床可行的治疗模式。 鞠文翠 罗晓勇 薛聪玲关键词:宫颈癌 术前放射治疗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