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燕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佐辛
  • 1篇依托咪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镇痛
  • 1篇上肢
  • 1篇上肢手术
  • 1篇神经丛
  • 1篇神经丛阻滞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自控镇痛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术
  • 1篇无痛胃镜
  • 1篇无痛胃镜术
  • 1篇下肢
  • 1篇下肢骨折
  • 1篇下肢骨折术后

机构

  • 3篇成都大学

作者

  • 3篇罗燕
  • 2篇陈勇
  • 2篇杨帅
  • 1篇华丽
  • 1篇董理
  • 1篇邓磊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佐辛、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5~ 7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芬太尼0.05 mg+丙泊酚0.6 mg/kg+依托咪酯0.1 mg/kg,Ⅱ组地佐辛5 mg(无痛胃镜前5 min给予)+丙泊酚0.6 mg/kg+依托咪酯0.1 mg/kg.分别记录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恢复意识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饱和度;统计不良反应、苏醒时间.结果:Ⅱ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及SPO2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于Ⅰ组(P<0.05).结论:地佐辛、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陈勇罗燕
关键词:地佐辛依托咪酯丙泊酚无痛胃镜
喉罩通气联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联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L组(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联合臂丛阻滞麻醉)和B组(单纯臂丛阻滞麻醉)各75例。两组患者局部麻醉后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注入罗哌卡因,L组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L组随访术中知晓情况,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中疼痛程度,随访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组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小于B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术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联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既能保证充分镇痛、镇静的麻醉效果,又能维持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避免术中知晓,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上肢手术更具有优势。
杨帅华丽罗燕
关键词:喉面罩肌间沟臂神经丛阻滞上肢手术
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且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根椐术后镇痛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予布托啡诺6mg+罗哌卡因75mg;Ⅱ组予罗哌卡因225mg+芬太尼0.4mg,每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200ml,背景剂量3ml/h,自控镇痛(PCA)2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观察4、12、24和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MAP、HR及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低于Ⅱ组的16.7%(P<0.05);Ⅰ组镇痛治疗总体满意率高于Ⅱ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选择。
陈勇罗燕董理杨帅邓磊
关键词:布托啡诺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自控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