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全海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时阻断技术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耿全海林成海刘相轸
- 关键词:临时阻断脑缺血脑动脉瘤
- MS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动脉瘤性SAH病人行MSCTA,其中24例再行DSA检查。均在全麻下开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结果与DSA及术中所见比较,MSCTA对脑动脉瘤性SAH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MSCTA微创、安全、快速、可靠性高,为早期动脉瘤性SAH的手术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 林成海耿全海邵斌王鸿振刘相轸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诊断
- 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4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均行HVHF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尿素氮(BUN)、肌酐(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及离子水平,并进行评分检查。结果:HVHF能有效改善MODS患者生命体征,清除水分及肌酐、尿素氮等溶质。结论:HVHF可以改善MODS病人呼吸和循环功能,并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危重症病人生存率。
- 柳鹏耿全海
-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分析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疑为动脉瘤的患者 ,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对于已破裂的脑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一种辅助方法 ,且是一种极好的无创性筛选检查方法。
- 耿全海林成海王鸿振邵斌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破裂脑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检查敏感性特异性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柳鹏耿全海
- 影响载瘤动脉阻断应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可能导致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脑缺血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1996年至2002年间在324例颅内动脉瘤手术中,118例患者的120个动脉瘤应用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将性别、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级...
- 耿全海
- 关键词:动脉瘤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脑缺血
- 文献传递
- Caspase-3抑制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郝淑梅柳鹏耿全海赵庆杰
- 关键词:神经细胞凋亡
- 临时阻断技术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在动脉瘤手术中,为了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及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常应用临时阻断技 术。文章对应用临时阻断技术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 耿全海林成海刘相轸
- 关键词:脑动脉瘤手术治疗并发症脑缺血
-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策略(附13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 136例脑动静脉畸形 (AVM)治疗分析 ,探讨脑 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放射外科及联合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 Spetzler- Martin分级系统对脑 AVM分级。显微手术切除 78例 ;单纯栓塞 17例 ;栓塞加手术 6例 ;X-刀放射治疗 33例 ;栓塞加 X-刀治疗 2例 ,均位于基底节区。结果 脑 AVM直接手术组复查AVM76例全部消失 ;单纯栓塞组完全栓塞 4例 ,大部分栓塞 (栓塞范围 >80 % ) 4例 ,部分栓塞 (栓塞范围 >30 %~5 0 % ) 9例 ;栓塞加手术组 1例 IV级 AVM有残余 ;X-刀治疗组及栓塞加 X-刀治疗组 35例中 3年随访间见 2 7例血管团消失 ,8例血管染色变淡 ,2例有新的神经功能缺失 ,3例癫痫发作。全组病例随访 6~ 36个月 ,GOS预后评分良好率 81.2 % ,2例单纯栓塞患者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脑 AVM的显微外科切除是治疗其主要方法 ,对于 IV级、V级 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最佳方案 ,放射治疗适于小型和功能区难以切除的病例。综合利弊合理地运用手术、栓塞、放射治疗及联合治疗是提高脑 AVM预后的关键。
- 李敬文刘相轸梁元邵斌耿全海胡恩喜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血管内栓塞X-刀
- SCTA在前交通粟粒状动脉瘤中的应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SCTA技术诊断在前交通粟粒状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 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的患者,急诊行头DSA检查。术中仅一个角度见前交通动脉处有-可疑血管病变,虽然经过多角度旋转照影以及行双侧压颈试验,仍无法显示病变清楚而明确诊断。故行头部螺旋CT血管照影(SCTA)检查,见前交通动脉与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交角处有一粟粒状动脉瘤,瘤体大小约2cm×3mm, 瘤体指向后上方。结果 术中证实前交动脉粟粒状动脉瘤与SCTA结果一致。结论 对于前交通动脉粟粒状动脉瘤,如果行头DSA诊断困难时,SCTA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方法。
- 林成海耿全海邵斌刘相轸
- 关键词:SCTA脑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