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克
-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角膜塑形术矫治青少年儿童近视的人口学资料特征
- 倪海龙胡益女胡培克陈彬彬李兆春吴海秀陈独亚
- 角膜塑形术对近视眼轴增长控制的相关因素研究
- 目的:角膜塑形术为目前对近视进展效果控制较明确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明确其对近视眼轴增长的控制作用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来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且随访时间至少2年的1 72例近视儿童...
- 赵莹莹胡培克陈彬彬陈独亚倪海龙
- 1CU可调节性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调节的初步报告被引量:4
- 2005年
- 倪海龙姚克陈彬彬胡培克
- 关键词: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白内障
- RGPCL矫正高度远视眼的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RGP矫正高度远视的效果、配戴者的适应情况和戴镜相关反应。方法对10例(17 眼)高度远视患者用RGP进行验配,并定期随访,观察戴镜矫正视力、舒适度、配适情况及角膜损
- 陈彬彬倪海龙胡培克杨亚波
- 文献传递
- 后部型圆锥角膜的临床诊断
- 目的:随着基于Placido盘的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以及大量近视眼患者接受了LASIK的术前筛选检查,使得临床期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等临床上较常见的前部型圆锥角膜得到了及时、明确的诊断。然而作为一...
- 倪海龙陈彬彬胡培克
- 文献传递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术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的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对在我中心接受LASIK手术69例123眼,在术前和术后一个月进行客观验光(NIDEKARK-700)和主观验光(RODENSTOCK综合验光头),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ASIK术后,客观验光的准确性较术前下降,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结果的差值明显增加;术前近视度越高,术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结果的差别越大。在测量散光中,术后1月,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散光的差值明显增加,客观验光不能准确测量散光的量和轴向。结论LASIK术前用自动验光仪进行的客观验光可靠性较高,与主观验光法测量屈光不正的结果接近;术后,客观验光的准确性较术前下降,不能有效评判屈光不正的性质和量。
- 陈彬彬倪海龙胡培克曹文琴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验光自动验光仪
- 角膜塑形镜联合框架眼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联合框架眼镜对青少年高度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间来我院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10例20眼,年龄9~15岁,等效球镜≧-6.00D,球镜度数≧-5.50D,夜间戴OK镜,目标...
- 陈彬彬胡培克倪海龙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比较前表面光学改良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球差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9例(169只眼)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试验组)和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术后检测人工晶状体眼的球差、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和表观调节力;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瞳孔直径5mm情况下人工晶状体眼的总球差试验组为(0.024±0.076)μm,对照组为(0.217±0.13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角膜球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和2.5°视角的对比敏感度试验组分别为39.18±11.94和28.30±12.07,对照组分别为33.28±11.84和24.5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4.0°、2.5°和1.6° 视角的眩光敏感度试验组分别为30.90±9.21、27.09±8.45、19.20±8.71和12.08±4.44,对照组分别为27.08±8.24、23.30±6.24、15.53±4.37和10.0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后近视力、表观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非球面人工品状体可以减少人工晶状体眼的球差,提高视觉对比度,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母。
- 姚克汤霞靖陈佩卿申屠形超胡培克陈彬彬
- 关键词: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Rose K角膜接触镜矫正LASIK术后进行性医源性圆锥角膜一例
- 目的报道一例中度近视眼常规LASIK术后继发医源性圆锥角膜的随访资料和Rose K角膜接触镜矫正的光学效果。方法患者,男性,27岁。2001年7月在外院接受LASIK手术。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右眼屈光为:-4.00DS/-...
- 倪海龙姚克陈彬彬胡培克
- 文献传递
- 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NONCON ROBO SP-9000型非接触内皮显微镜(KONAN公司)和U P-1000A型超声测厚仪(N IDEK公司)对76人152眼的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结果:非接触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1.36±34.23)μm,超声测厚仪测量的角膜中央平均厚度为(550.41±33.8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角膜厚度测量功能的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和超声测厚仪两者在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的结果比较一致。当临床上两者测量值出现较大差异时,需要重复两种检查方法以获得可靠的角膜中央厚度值。
- 陈彬彬倪海龙杨亚波胡培克
- 关键词:角膜厚度超声测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