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朝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自然电场震前变化分析与观测方法研究
- 自然电场(又称自然电位)是指由地下场源及介质属性变化产生的地电场。由于自然电场与地下场源和介质结构的这种密切关联性,其时空变化规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局部性,因此自然电场又可称之为局部电场。产生自然电场的地下场源因素主要包括...
- 席继楼谭大诚胡明朝刘超庄楠宋艳茹
- 文献传递
- 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自然电场(又称自然电位)是由地下矿体、电解质与周围介质之间、以及地下岩石结构体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包括氧化.还原电场、过滤电场、接触.扩散电场等。一般情况下,自然电场具有局部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也会由于局部性的地下水系、裂隙的变化,产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剧烈变化等。自然电场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变化(孕震)机理相对明晰,在唐山7.8级地震、海城7.3级地震、松潘7.2级等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记录到了可能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变化形态。
- 席继楼宋艳茹胡明朝刘超徐学恭尚先旗
- 关键词:自然电场物理化学反应自然电位
- 地电场观测的低功耗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基于野外无人职守观测的工作模式,在对网络化地电场观测系统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对降低地电场观测仪器(主机)功耗的主要技术实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讨论,采用该方法可以将系统功耗降低到2 W以下,基本达到应用需求。
- 胡明朝席继楼刘超李晓鹏
- 关键词:地电场观测无人值守低功耗
- 自然电场震前变化分析与观测方法研究
- 席继楼谭大诚胡明朝刘超庄楠宋艳茹
- 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自然电场是一种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变化(孕震)机理相对明晰的地球物理场,在矿产资源勘探、水文地质勘测等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地震监测领域也有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在初步研究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基于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技术,包括一种Pb-PbCl2不极化电极、多测道高精度数据测量、网络控制与数据通信等组件和模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方法,便携式设计和环境温度适应能力的技术实现途径等,并对天津市静海地震台的自然电场试验观测系统及观测数据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①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能够捕捉到各个方向自然电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②自然电场观测技术系统能够配合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在360°范围内开展自然电场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测量,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观测环境适应能力;③天津市静海地震台的试验观测系统记录到了可能与周边水系的季节性变化有关的自然电场全方位变化.
- 席继楼宋艳茹胡明朝刘超徐学恭尚先旗
- 关键词:自然电场
- 地震地电场观测中网络传感器技术研究
- 地电场观测对于探测地球内部电性结构、地震预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讨论了地震地电场观测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态;然后讨论自然电场的特性,根据全方位的自然电场观测要求,初步设计完成了高精度、多通道、小型化、低功耗...
- 胡明朝
- 关键词:网络化传感器GPRS自然电场EVC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