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欣薇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教育
  • 5篇教学
  • 3篇职业教育
  • 2篇思维
  • 2篇就业
  • 2篇就业结构
  • 2篇可持续发展能...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 2篇高等职业教育
  • 1篇电子元
  • 1篇电子元件
  • 1篇调适
  • 1篇对接
  • 1篇新知
  • 1篇新知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适
  • 1篇学生学习效果
  • 1篇应用型人才

机构

  • 12篇江西工业职业...

作者

  • 12篇胡欣薇
  • 3篇李勇红
  • 2篇张江南
  • 1篇刘琼
  • 1篇张江南
  • 1篇蔡颋

传媒

  • 4篇江西电力职业...
  • 2篇纺织教育
  • 1篇成人教育
  • 1篇电子商务
  • 1篇南昌航空工业...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职业标准在高职教育中的渗透被引量:1
2009年
职业标准在高职教育中的渗透是人力资源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然。以工作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标准渗透的载体,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平台,使职业标准与专业能力协调发展。
胡欣薇张江南
关键词:高职教育
集对分析(SPA)方法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对学生英语课、计算机基础相关课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虽然客观上呈现为模糊状态,但分析结果得出相关系数较大,说明两门学科的学习有一定内在的共同规律,在教学上具有类比和互补性。
胡欣薇张江南
关键词:集对分析联系数教学研究
教师职业素养在科学发展观下的再讨论
2009年
当今,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已朝着构建具有厚实的基础理论,宽展的技能口径,务实的职业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的人才目标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教师素养进行重新审视。
胡欣薇李勇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师素养创新思维教师职业素养新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
构建基于体育大文化的教学思维
2007年
体育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具有极强社会综合性的大文化。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其运动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体现在对运动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比赛中的自我心理调适等方面。体育大文化是培养其素质的良好载体。
聂志清胡欣薇
关键词:文化素质心理调适教学思维
浅析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内涵
2008年
以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专业为例,从职业基本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3个层面分析了职业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内涵;介绍了通过"被服工程"能力模块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胡欣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文化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被引量:3
2007年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配性要素。文化经济使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理性地分析它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构建相匹配的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与文化经济有机的对接。
李勇红胡欣薇
关键词:文化经济就业结构职业教育教育理念
浅析影响高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被引量:1
2007年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态度是首位的。有了“课比天大”的理念,才能有效地把握可比度:密度、速度、难度、强度、重点度、准确度、清晰度、激情度。可比度在不同课程、不同课时段交替呈现。
张江南胡欣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能力教育的三个层面
2004年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需求的直接推动下,正在逐步得到发展,同时也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我校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设了高职教育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
刘琼胡欣薇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能力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文化经济的对接被引量:2
2007年
文化经济现象的出现,使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把高职教育办成贴近经济建设、贴近劳动就业的教育。
胡欣薇聂志清
关键词:就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可比度”的把握被引量:2
2009年
确立课堂教学"可比度"是基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态度是首位的。有了"课比天大"的理念,才能有效地把握可比度:密度、速度、难度、强度、重点度、准确度、清晰度、激情度。
胡欣薇李勇红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态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