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孝同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 世纪初中国林业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对木材的主导需求被生态的主导需求所替代。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生态优先、“三生态” (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提出,预示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的形成。而建构和谐...
- 苏孝同
-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建构
- 林火文化:森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被引量:4
- 2008年
- 以薪材为燃料的木质能源是人类最早利用和掌握的能源,是社会基本能源之一。从利用、保存和控制林火,到人工钻木取火,林火(薪火)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林火不但帮助人类驱除黑暗,焚林而田,刀耕火种,进入农耕社会,林火还引发种种文化现象,构成森林文化绚烂的一面。在工业化背景下,从森林文化视域讨论林火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确立林火这一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文化作用,无疑具有时代意义。
- 苏祖荣苏孝同
- 关键词:林火文化森林文化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 2005年
-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类别、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和特点,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本文结合林科类高职教育的一些特点,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作若干探讨。
- 苏孝同
-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观念办学层次办学方向办学特色教育类
- 森林意象中的故园情结被引量:1
- 2007年
- 在森林审美中,故园故乡的主题徘徊不断,且透出忧伤和美丽。而在这种乡思乡愁的背后,则是集体潜意识,乡愁意识、女性意识、生态意识在驱动。文章以古典诗词为例,分析森林意象中故园情结的复杂性。
- 苏祖荣苏孝同
- 关键词:意象生态意识古典诗词潜意识
- 森林文化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该文从森林文化学的基本目标和定位、架构体系以及森林文化学在未来林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一些问题,以期明晰森林文化学学科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森林文化的建设。
- 苏孝同苏祖荣陈传馨
- 关键词:学科定位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类别、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和特点,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本文结合林科类高职教育的一些特点,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作若干探讨.
- 苏孝同
- 关键词:办学方向
- 森林中的美学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06年
- 森林的美学资源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形态、色彩、声音、嗅味等因素构成。正是这些美学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分析森林美学因素,能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帮助人们体验森林的美学价值。
- 苏祖荣苏孝同郑小贤
- 关键词:森林资源美学因素
- 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被引量:11
- 2005年
- 21世纪初中国的林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对木材的主导需求被生态的主导需求所替代。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生态优先、“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提出,预示着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的形成。而建构和谐社会不但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还有赖于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的最终确立。这就是以“和谐”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生态理念在社会、自然、精神等三个不同层面与和谐社会的对接。
- 苏孝同
-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 城市森林文化及其理念被引量:11
- 2007年
- 城市森林文化作为森林文化的一部分,包含园林文化,公园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名木古树文化,山水文化,森林休闲文化,森林生态文化等诸多形态,表达现代都市人的公共理念、人本理念、审美理念、生态理念、平等理念、和谐理念等。
- 苏祖荣苏孝同
- 关键词:森林文化园林文化名木古树山水文化休闲文化人本理念
- 追寻远去的家园——森林休闲文化探析被引量:2
- 2012年
- 森林休闲文化是指人们在森林休闲活动中,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生命的超越。森林休闲文化是森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森林休闲体验得以诞生的源泉,是森林休闲的基础。森林休闲是现代人对自然乐园的追寻,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森林休闲从终极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森林审美活动,审美境界是森林休闲的终极追求。休闲文化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休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为人的全面、充分发展,心理构架的完善,人格精神的现代化乃至社会群体意识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实施的载体。
- 苏孝同
- 关键词: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