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虫草
- 作品数:6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自由论的游戏理论:从自为论与和谐论到自足论被引量:11
- 2006年
- 康德、胡伊青加和席勒的游戏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康德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在自为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胡伊青加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生命体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因而自愿进行从而在自愿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席勒的游戏观可表达为:审美游戏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以自身两种本性内在和谐的方式进行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审美自由的生命活动。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或只是从目的方面解释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或只是解释了某种特定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它们都还不够完善。笔者主张:游戏的自由是生命活动整体上的即目的与手段两方面的自由,其原因是生命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双重内在性即自足性。用自足论的眼光看:游戏性即自足性;游戏是自足因而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自足论的游戏论在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上包容而又超越了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是一种更完善也更具普遍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
- 董虫草
- 关键词:游戏自由论和谐论席勒
- 西方艺术游戏论述评被引量:15
- 2006年
- 近代以来的西方游戏理论主要有自由论、和谐论、虚拟论、融合论及内在目的论五种。基于这五种游戏理论的艺术游戏论或艺术与游戏的关系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德、席勒、弗洛伊德、伽达默尔和胡伊青加。主张艺术游戏论或谈论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的理论家们对于艺术与游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近代以来的西方艺术游戏论都是既有一定合理性而又不尽合理的。
- 董虫草
- 关键词:艺术游戏
- 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被引量:43
- 2005年
- 胡伊青加的游戏概念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游戏泛指活动者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的虚拟活动(包括个体游戏和群体游戏);中义的游戏指群体游戏———某个群体在特定的休闲时空中按特定规则进行的社会性游戏;狭义的游戏仅指竞争游戏———参与者的目的在于满足追求优越及其他相关心理需求的具有竞争性的群体游戏。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主要是关于群体游戏尤其是竞争游戏的学说,他的游戏理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并且,他关于游戏的内在目的论———“以(活动)本身为目的”———内含着将手段与目的混为一谈的逻辑错误,其语言表述尚不够精确。
- 董虫草
- 关键词:游戏竞争论
- 弗洛伊德眼中的游戏与艺术被引量:10
- 2005年
- 弗洛伊德的游戏观可以概括为“虚拟”论,即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其艺术观可以概括为“梦幻”论,即艺术是经过改装并符号化了的可供社会成员共享的梦幻。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是一种符号性、社会性的精神游戏。这就是弗洛伊德眼中的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由于弗洛伊德考察游戏和艺术现象的视野不够宽广,他的游戏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普适性与合理性都是有限的。
- 董虫草
- 关键词:弗洛伊德社会成员艺术现象游戏观艺术观符号性
- 对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的重新审视被引量:9
- 2004年
- 人们关于艺术和游戏的公共经验是 :艺术是美的事物 ,游戏是自由的活动 ;艺术是具有人的能力的可审美性的人为事物 ,游戏是自足 (因而整体自由 )的生命活动。能力审美论视野中的广义艺术与游戏是部分交叉关系 ;惯例艺术与游戏是交叉或从属关系 ;非本质论意义上的艺术游戏论具有片面的合理性 ;本质论意义上的艺术游戏论是不合理的。
- 董虫草
- 关键词:艺术游戏
- 虚拟论的游戏理论:从斯宾塞到谷鲁斯和弗洛伊德被引量:23
- 2006年
- 斯宾塞、谷鲁斯和弗洛伊德的游戏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虚拟论游戏理论。斯宾塞的游戏论可概括为剩余精力发泄论和模仿论游戏是生物体在谋生之外的闲暇时间里在剩余精力的推动下发生的对于谋生活动的模仿活动。谷鲁斯的游戏论可概括为本能论和虚拟论游戏是由生物本能所驱动并作为生物本能的虚拟性表现的生命活动。弗洛伊德的游戏论可概括为愿望满足论和想象论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由于视角不当和视野不宽,虚拟论的游戏论并没有真正抓住游戏的本质;因而,尽管各种虚拟论的游戏论对于特定范围内的游戏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总的说来,它们的适用范围与合理性都是有限的。
- 董虫草汪代明
- 关键词:游戏模仿论斯宾塞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