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良
- 作品数:356 被引量:1,901H指数:2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阳萎患者的夜间勃起测定与性激素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
- 1997年
- 阳萎患者的夜间勃起测定与性激素相关性探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杭州310003)张华朱选文蔡松良近年来,随着阴茎勃起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阳萎诊断技术有很大发展,本文在检测夜间阴茎勃起(NPT)的同时作性激素测定,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现报告...
- 张华朱选文蔡松良
- 关键词:阳萎夜间勃起性激素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附21例报告)被引量:30
- 2002年
- 目的 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 2 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以右腰酸痛为主要症状者 2 0例 ,其中 4例有典型肾绞痛 ,8例有肉眼血尿及肾盂结石 ;无症状者 1例。诊断主要依靠IVU及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 ,特征为上段输尿管呈S形扩张。 1例保守治疗 ,2 0例行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术后随访 2个月~ 2 8年 ,平均 13年 ,19例症状消失 ,肾积水明显减轻 ,1例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 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上段输尿管积水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 ,顺、逆行尿路造影是主要诊断依据 ,输尿管复位矫形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 陈昭典韦思明余家琦史时芳蔡松良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肾积水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报告
- 丝裂霉素和卡介苗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更佳膀胱内灌注方案。方法 将4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的浅表性膀胱癌分为两组 :A组 (21例 )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加卡介苗素 ,B组 (21例 )膀胱内单纯灌注丝裂霉素。两组均在术后1周内开始灌注 ,每周1次 ,共6次 ,然后每月1次 ,共2年。 结果 随访12~28个月 ,A组复发1例 ,复发率4.8% ,B组复发7例 ,复发率33.3% ,两组复发率的并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 方伟杰张斌斌蔡松良
- 关键词:丝裂霉素卡介苗素膀胱内灌注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 游泳运动员训练前后尿生化的变化
- 1983年
- 游泳是全身性运动。运动员在持续训练期间,由于全身肌肉的激烈收缩,会导致体内水、电解质以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变化。测定尿液内电解质和蛋自质代谢产物的浓度可以间接地反映体内的代谢变化。本文就游泳运动员训练前后尿液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21例男性游泳运动员在水温为26.5~27℃的室内游泳池正规训练3小时,游程6000m,训练前后留中段尿测定尿钾、钠、钙、肌酸、肌酐、尿素、糖。
- 蔡松良李征琴李杏英
- 关键词:运动员训练游泳运动员尿液分析中段尿蛋白质代谢肌酐
- 睾丸肿瘤的诊断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 1 992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睾丸肿瘤 57例病人的症状、体征 ,影像学、肿瘤标记物和病理资料。 结果 :1 8例病人 (31 .3 % )延迟就医。术前查甲胎蛋白 (AFP) 1 1例 ,5例阳性。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 (β HCG) 6例 ,1例阳性。二维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 (CDFI)的灵敏度分别为 93 .5 % (45/ 4 7)、96 .4 % (2 8/ 2 7)。 55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2例行单纯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 1 9例 ,淋巴结阳性 1 1例 ,阴性 8例。石蜡切片 57例 ,精原细胞瘤 2 2例 ,胚胎癌 9例 ,畸胎瘤 7例 ,卵黄囊瘤3例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9例 ,恶性淋巴瘤 4例 ,其他 3例。其中 2 6例行术中冰冻切片 ,2 3例 (88.5 % )与石蜡切片报告符合。 结论 :病人需强化健康意识 ,尽早就医 ;术中常规冰冻切片 ,明确良、恶性肿瘤 ,是提高诊断水平 。
- 孙冠浩方丹波沈周俊蔡松良
- 关键词:睾丸肿瘤影像学冰冻切片
- 泌尿系重度扩张肾性尿崩症的诊治(英文)
- Background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NDI) with dilatation of upper urinary tract and bladder is rarely r...
- 金晓东陈昭典蔡松良陈善闻谢立平
- 文献传递
- PTEN蛋白和CyclinD_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研究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6例TCC标本PTEN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1)TCC组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46%,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1);CyclinD1阳性率为5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1)。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的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下降,CycliD1阳性率上升。(2)PTEN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3)有32%的病例存在PTEN蛋白和CyclinD1同时表达或失表达。结论PTEN蛋白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同时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 武卫蔡松良
- 关键词:PTEN蛋白CYCLIND1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
- Celecoxib抑制膀胱肿瘤T24细胞株生长及诱导其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研究Celecoxib对膀胱肿瘤T24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MMT比色法、AnnexinⅤ流式细胞分析术(FCM)分别观察不同浓度Celecoxib及其联合丝裂霉素C(MMC)作用不同时间后膀胱肿瘤T24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结果25μMCelecoixb作用12、48h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5.90%±1.69%、11.80%±3.63%;浓度400μM时,抑制率分别为21.54%±1.79%、53.87%±4.50%;单用MMC(2.5μg?ml)48h抑制率为20.28%±1.97%),联合25μM、400μMCelecoixb48h细胞生长抑制率则升为32.06%±3.32%、73.77%±1.62%。400μMCelecoxib作用12h可诱导24.65%±2.19%的肿瘤细胞凋亡,作用24h诱导细胞凋亡上升至39.45%±1.91%。结论Celecoxib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膀胱肿瘤T24细胞系生长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有促进小剂量化疗药MMC的抗肿瘤作用。
- 孟宏舟蔡松良沈柏华
- 关键词:CELECOXIB膀胱肿瘤流式细胞分析术丝裂霉素C
-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治被引量:33
- 2005年
-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年龄23~72岁,平均45岁。男15例,女27例。左侧18例,右侧24例。偶发24例,腰痛13例,高血压、心悸、头晕4例(24h尿VMA增高),库兴综合征1例。病程1个月~7年。B超、CT或MRI检查,诊断髓质脂肪瘤38例。经腰部第10或11肋间径路行开放手术单纯性切除肿瘤33例,标准腹腔镜下切除肿瘤8例,手助腹腔镜下切除肿瘤1例。结果42例中,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髓质脂肪瘤,其中伴腺瘤2例,伴肉芽肿性炎症1例。3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5年,未见肿瘤复发,4例因高血压误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结论部分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伴有内分泌功能,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开放或腹腔镜下单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对肿瘤直径<3.5cm的偶发性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也可积极手术。
- 谢立平程广汪朔蔡松良张志根
- 关键词:髓质脂肪瘤肾上腺肿瘤CTMRI
- 63例恶性睾丸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04年
- 蔡松良谢波夏丹武卫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病因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