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鑫

作品数:7 被引量:12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双频指数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电双频
  • 3篇脑电双频指数
  • 3篇脑损伤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标志物
  • 2篇内压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苜蓿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压
  • 2篇抗逆
  • 2篇抗逆性
  • 2篇基因
  • 2篇标志物
  • 1篇预后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薛鑫
  • 2篇吴金霞
  • 1篇张芊
  • 1篇李静
  • 1篇任海军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将脑电图信号量化后所得的数字,它能实时反映大脑皮质和皮层下的意识水平,并能迅速反映镇静水平的变化,不仅适用于指导手术患者的麻醉深度及危重症患者的镇静水平,还可应用于早期干预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脑缺血缺氧状态、评估预后状态等,在神经外科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BIS技术监测意识水平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在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促进其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发展。
薛鑫李瑞豪任海军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神经外科颅脑损伤预后
磁控溅射制备LiMn2O4正极材料、LiMn2O4/LiPON/ZnO全固态电池及性能研究
液态锂离子电池目前使用非常广泛,但液态锂离子电池过充放电会发生漏液、爆炸等危险。随着人们对储能器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目前备受关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结构简单、形状大小可控、厚度可控制到微...
薛鑫
关键词:正极材料磁控溅射法尖晶石结构
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研究及其在植物抗逆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10
2013年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植物有氧代谢的副产物,同时环境胁迫也会使植物细胞中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存在,诱导防御基因的表达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反应。当逆境胁迫迫使植物细胞中产生大量活性氧时,就会导致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及其他组分受损,阻碍植物的正常代谢和生长,甚至死亡。植物体内存在活性氧清除机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活性氧的平衡。研究表明,利用植物体内自身的活性氧清除机制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对当前植物活性氧的研究动态进行概述,同时对植物活性氧清除机制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薛鑫张芊吴金霞
关键词:活性氧植物抗逆性
颅内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和血液标志物监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脑电双频指数和脑损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探究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颅脑创伤病区2016年9月018年9月收住入院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照GCS...
薛鑫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脑电双频指数
文献传递
颅对内重压度联颅合脑脑损电双伤患频者指病数情和及血预液标后的志价物值监测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脑电双频指数和脑损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探究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颅脑创伤病区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住入院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
薛鑫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脑电双频指数
转OsAPX2和ABP9基因紫花苜蓿T1代遗传稳定性与抗逆性研究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含氮量高,饲用价值是牧草中最高的,有“牧草之王”的美称。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为苜蓿的育种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本试验检测了转基因T1代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和抗逆性,旨在得...
薛鑫
关键词:抗逆性
文献传递
转基因苜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其作为饲草已有2 000多年历史。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苜蓿还被用作生物反应器等。国内外科学家对苜蓿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转基因技术在苜蓿中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综述转基因技术在苜蓿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介绍遗传转化方法和苜蓿转基因育种的研究方向,并概述苜蓿转基因育种的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李静薛鑫吴金霞
关键词:苜蓿转基因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