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益气活血方影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与成熟的HIF-1α信号机制研究
-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渐上升,其病理特点是心肌血管的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梗死。在中医学中缺血性心脏病属“胸痹”、“心痛”范畴,气虚血瘀,脉络不畅是其病机关键/[1,2/]。急性心梗发生...
- 衣慧
-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血管新生HIF-1Α
- 文献传递
- Angiopoietin/Tie2系统在血管新生与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血管的新生和成熟需要经过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周围细胞间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与血管新生与成熟密切相关的家族,包括4个成员,即Ang1、Ang2、Ang3和Ang4,其共同的特异性受体为Tie2。Ang及受体Tie2在生理性血管形成过程中对新生血管的形成、重构及成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另有研究显示,Ang/Tie2系统也参与了缺血后再灌、肿瘤及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病理性血管的形成过程。研究Ang/Tie2系统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在血管新生与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线索。
- 衣慧王宗仁李军昌
- 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新生
- 芪丹通脉片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心肌梗死后气虚血瘀证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对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梗死组(MI)组、MI+芪丹通脉片小剂量(MI+QDTMTL)组和MI+芪丹通脉片大剂量(MI+QDTMTH)组。术后24 h各组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等体积药液灌胃,4周后动态评价各组大鼠气虚血瘀表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梗死边缘区CD31的表达,测定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新生血管数、微血管密度,于第7日、14日及28日时检测心梗边缘区HIF-1α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 (1)Sham组无气虚血瘀证相关表现,而MI组、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都有气虚血瘀的相关表现,且MI组表现最为明显。(2)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CD31的表达较MI组增强,且MI+QDTMTH组高于MI+QDTMTL组。(3)与MI组相比,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增加,且MI+QDTMTH组高于MI+QDTMTL组。(4)RT-PCR结果显示,心梗后7 d、14 d时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HIF-1α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较MI组增高,28 d时MI+QDTMTL组和MI+QDTMTH组HIF-1αmRNA及VEGF mRNA相对表达量较MI组降低。结论 QDTMT能够改善心梗大鼠气虚血瘀的症状,增加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调控HIF-1α与VEGFmRNA的表达,为心梗后心功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机制可能与活化HIF-1α信号调控HIF-1α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有关。
- 衣慧王俊超司静文张玉芬王宗仁李军昌
-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气虚血瘀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阿司匹林对大鼠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成熟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由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共同作用的大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体系,将雌激素(10-6mmol/L)和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1.5 mmol/L)分别作用于破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分别对破骨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破骨样细胞数量;将各组破骨细胞接种于骨磨片上,建立破骨细胞-骨磨片活性分析模型,于不同时间点对骨磨片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雌激素组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陷窝面积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阿司匹林组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数量、骨吸收陷窝面积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激素组相比,低浓度阿司匹林组(0.25mmol/L)没有明显差异;但中、高浓度阿司匹林实验组(0.5mmol/L、1.0mmol/L、1.5mmol/L)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骨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 张毅牛二龙李阳梁媛覃君慧衣慧王瑞安桑宏勋
- 关键词:阿司匹林破骨细胞骨吸收骨质疏松
-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慢性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方法复制慢性脑缺血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显著学习记忆障碍,并可见海马神经元呈现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改变,海马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固缩等改变。芪丹通脉片可显著减轻慢性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能力,并减其轻海马神经元损伤,且有显著剂量依赖性。结论:本实验证实芪丹通脉片可显著减轻慢性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轻海马损伤来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 乔黎焱王宗仁龙铟韩卫华衣慧
-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慢性脑缺血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