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挺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超声
  • 4篇超声引导
  • 3篇导管
  • 3篇胸外
  • 3篇胸外科
  • 3篇胸外科手术
  • 3篇胸椎
  • 3篇胸椎旁阻滞
  • 3篇术后
  • 3篇气管
  • 3篇气管导管
  • 3篇椎旁
  • 3篇椎旁阻滞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喉镜
  • 3篇插管
  • 2篇入路
  • 2篇双腔气管导管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3篇许挺
  • 7篇李民
  • 4篇郭向阳
  • 3篇徐懋
  • 2篇倪诚
  • 2篇田杨
  • 1篇李楠
  • 1篇贾东林
  • 1篇李岩
  • 1篇王军
  • 1篇宋金涛
  • 1篇兰琼

传媒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垂体瘤切除术后继发垂体功能不全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麻醉管理:1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垂体功能减退与超额死亡率有关,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分泌不足引起的皮质醇缺乏,垂体瘤切除手术是导致垂体功能减退的常见因素之一[1]。垂体瘤手术切除后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其中继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致再次手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风险大大增加。本例患者12年前行脑垂体瘤切除手术.
姜希许挺
关键词:垂体瘤切除麻醉管理术后继发脑垂体瘤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种超声引导穿刺用的定位标记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超声引导穿刺用的定位标记装置,该定位标记装置包括具有中空按压杵(1)和套设在所述中空按压杵(1)中的用于喷射染色超声凝胶的可控喷射器(2);所述中空按压杵(1)包括按压头(1‑1)和连接在所述按压头(1‑1...
许挺
文献传递
可视化技术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s,DLT)可快速可靠地实现肺隔离,减少肺损伤,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1]。但DLT直径较大,容易遮挡操作者视线,且其前端容易弯曲,在插管过程中相比于单腔气管导管更易对患者的口咽造成损伤[2],使DLT插管成为一项偏难的技术[3]。
王明亚许挺李民
关键词:双腔气管导管导管插管可视化技术肺损伤肺隔离操作者
超声引导下平面内经外侧肋间入路行胸椎旁阻滞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估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方法,并经外侧肋间入路行胸椎旁阻滞的技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方法:选取27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进行胸椎旁阻滞。超声探头置于脊柱旁8cm左右,平行肋骨长轴在第五肋间隙进行扫描,以肋间...
许挺李民田杨宋金涛倪诚郭向阳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胸椎旁阻滞超声
Shikani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n=30)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n=30),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插入双腔气管导管,记录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是否发生导管套囊破裂及口唇、牙齿损伤,患者基础(T0)血压和心率,以及插管开始时(T1)、插管完成后1 min(T2)、插管完成后3 min(T3)、插管完成后5 min(T4)的血压和心率,评估术后24 h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结果:S组患者插管时间少于M组[(37.4±9.7)s vs.(43.9±13.7)s,P=0.039],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vs.80%,P=0.488);两组均未发生套囊破损;S组发生口唇及牙齿损伤者少于M组(8例vs.2例,P=0.038);两组患者之间T0、T1、T2、T3、T4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咽痛(7例vs.10例,P=0.390)及声嘶(5例vs.7例,P=0.519)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Shikani喉镜插管花费时间短。
许挺李民郭向阳
关键词:双腔气管导管插管SHIKANI喉镜喉镜检查胸外科手术
一种头颈部手术中呼吸过滤器的缓冲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颈部手术中呼吸过滤器的缓冲套,该呼吸过滤器包括过滤罐(1)和开设在所述过滤罐(1)上的气体入口(1‑1)和气体出口(1‑2),该缓冲套能够可拆卸地包裹在所述过滤罐(1)上并露出所述气体入口(1‑1)...
许挺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的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胸椎旁阻滞可为胸科、心脏、乳腺等手术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近年来,超声技术的发展为椎旁阻滞提供了即时、可视化的操作平台,进一步提高阻滞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使椎旁阻滞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超声引导下多种入路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不同技术的进展。
田杨许挺徐懋
关键词:胸椎旁阻滞超声引导
超声引导下平面内经外侧肋间入路行胸椎旁阻滞的临床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方法,经外侧肋间入路行胸椎旁阻滞技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方法:选取27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于术前进行胸椎旁阻滞。超声探头置于脊柱旁8 cm左右,平行肋骨长轴在第5肋间隙进行扫描,以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的间隙作为穿刺目标进针,穿刺针到达目标区域后,推注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20 m L后置管,在超声下评估导管头端位置是否良好,记录给药后10、20、30 min冷触觉阻滞平面。术后连接镇痛泵经导管持续泵注0.2%罗哌卡因6 m L/h进行镇痛,记录术后1、6、24、48 h冷触觉阻滞平面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1次置管成功率81.48%(22/27),另5例患者分别在第2次置管和第3次置管后成功。给予负荷剂量给药后10、20、30 min冷触觉阻滞平面数中位数分别为2、3、4,术后1、6、24、48 h冷触觉阻滞平面数及疼痛程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5、5、5、4以及1、1、2、2,无患者发生双侧阻滞、气胸及误穿血管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上述外侧肋间入路技术进行胸椎旁阻滞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阻滞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许挺李民田杨宋金涛倪诚郭向阳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胸椎旁阻滞肋间肌
颈椎前路术后声带麻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声带麻痹(vocal cord palsy,VCP)是颈椎前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包括一系列声带功能不全:从声带运动部分受损到完全无法运动,即部分或完全声带运动障碍。单侧喉返神经受损时,同侧声带位于旁正中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声困难,其他可能症状还包括咳嗽无力、吞咽困难以及误吸。
兰琼许挺徐懋
关键词:声带麻痹颈椎前路气管导管套囊发声困难颈前路手术频闪喉镜
两种导管塑形方法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将导管气管腔开口分别置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和凹面,比较这两种不同塑形方法在插管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行择期胸外科手术并需进行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根据气管导管塑形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U组和T组,患者使用的双腔气管导管均沿视可尼喉镜镜杆塑形,T组塑性后导管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U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全麻诱导后,采用塑形后的导管在视可尼喉镜引导下插管,记录患者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次数、支气管插管错位、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插管总时间及是否有口唇和牙齿损伤,评估术后1 h及24 h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情况。结果:136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68例。U组患者视可尼插管操作时间少于T组[(35.1±6.1)s vs.39.6±11.8)s,P=0.007],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6%vs.88.2%,P=0.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插管阻力评分更低;T组支气管插管错位的例数少于U组(4 vs.13,P=0.020),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44.1±20.9)s vs.(53.6±29.2)s,P=0.032];两组患者插管总时间以及两组口唇、牙齿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声音嘶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术后1 h时U组均低于T组;而在咽喉疼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面,术后1 h和24 h时U组均低于T组。结论:使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时,将导管沿视可尼镜杆塑形,使其气管腔开口位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能够节省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并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这种塑形方法会增加支气管插管错位的发生率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所花费的时间。
许挺李民徐懋郭向阳
关键词:喉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