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3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溶胶-凝胶法制备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并优化了溶胶的制备工艺,系统地考察了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产品组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溶胶初始...
- 许晓娟
- 关键词:溶胶-凝胶
- 文献传递
- 碳源对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高温碳热还原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单斜晶型Li3V2(PO4)3正极材料,考察活性炭、蔗糖和酚醛树脂等不同碳源对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E-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以酚醛树脂作为碳源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38 mA.h/g,到第10次循环容量降至122.9 mA.h/g。酚醛树脂作碳源能在加热的过程中固化交联成三维的网状结构,极有效地限制了粒子的进一步长大,材料粒径最小。
- 张柳丽邵光杰许晓娟薛寒明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磷酸钒锂碳热还原法碳源
- 表面修饰LiCoO_2的LiFePO_4/C正极材料的性能
- 2010年
- 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橄榄石型LiFePO4/C正极材料,并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修饰LiCoO2颗粒。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发现:表面修饰LiCoO2没有改变LiFePO4/C的晶体结构。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以0.2C在2.4~4.2 V循环,未经表面修饰的LiFePO4/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5.5 mAh/g,第30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9.1%;表面修饰2%LiCoO2的LiFePO4/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2.7 mAh/g,循环30次,比容量没有衰减。
- 张柳丽邵光杰薛寒明许晓娟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 溶胶-凝胶法制备Li<sub>3</sub>V<sub>2</sub>(PO<sub>4</sub>)<sub>3</sub>正极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sub>3</sub>V<sub>2</sub>(PO<sub>4</sub>)<sub>3</sub>,并优化了溶胶的制备工艺,系统地考察了焙烧时间和...
- 许晓娟
- 关键词:溶胶-凝胶
- 表面活性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3V2(PO4)3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OP-10对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晶型Li3V2(PO4)3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微粒的表面张力,提高前驱体的Zeta(ζ)电位,防止原生粒子团聚,提高溶胶的稳定性。加入5%OP-10制备的样品以0.2C在3.0~4.3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3.1 mAh/g,第30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4.5%。
- 许晓娟邵光杰张柳丽薛寒明
- 关键词:正极材料溶胶-凝胶法表面活性剂
- 模板法结合溶剂热法制备SnO_2多孔球体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模板法结合溶剂热法,利用葡萄糖脱水碳化和SnCl4水解制备SnO2负极材料。XRD、FE-SEM及BET分析结果表明:SnO2为四方晶系金红石型结构,由粒径约为15 nm的零维球形纳米颗粒集合形成几何结构完整的三维多孔球体,球体直径约1~2μm,比表面积为36.41 m2/g,平均BJH孔径和孔容分别为15.8 nm和0.211 cm3/g。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0.005~2.000 V循环,SnO2材料的0.1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 796.7 mAh/g和896.1 mAh/g,从第4次循环开始,库仑效率在90%以上;第30次0.5C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66.98%。
- 薛寒明邵光杰张柳丽许晓娟
- 关键词:模板法溶剂热法
- LiCoO2对LiFePO4正极材料的修饰改性研究
- 本文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并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修饰LiCoO2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方法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FeP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前后...
- 邵光杰张柳丽薛寒明许晓娟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表面修饰碳热还原法正极材料
- 文献传递
- 政策视角下沿海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 许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