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兆丰
- 作品数:41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生物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 目的:了解生物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植入猪肺动脉中的操作可行性以及血管支撑有效性,监测铁基支架在猪肺动脉中的可吸收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为进一步的动物及临床实验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初步探讨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病变应用的前...
- 梁东坡张智伟王树水李渝芬张旭谢兆丰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支架手术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超声心动图诊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右冠瓣脱垂的可行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伴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AVP)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对131例VSD患儿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期予心导管检查,根据AVP程度,两种检查各自分为4组:未脱垂组、轻度脱垂组、中度脱垂组、重度脱垂组。以心导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心动图诊断VSD伴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的可行性。结果:131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未脱垂组87例、轻度脱垂组14例、中度脱垂组12例、重度脱垂组18例",经心导管造影检查验证,超声未脱垂组阳性率:44.8%;超声轻度脱垂组阳性率42.86%;超声中度右冠瓣脱垂组阳性率58.3%;超声重度AVP组阳性率83.3%。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价膜周部VSD伴重度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超声心动图对VSD伴轻度右冠瓣脱垂评价能力欠佳,需结合心导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 王树杰谢兆丰李珊李渝芬谢育梅张智伟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影像学
- 法洛氏四联症术后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研究
- 目的调查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根治术后的远期疗效,研究跨肺动脉瓣环手术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心脏彩超及心脏核磁共振在法洛四联症术后评价心脏功能的差别,为进一步改善预后及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组58例,随访年限(10~17年...
- 谢兆丰张智伟徐衍梅刘辉钱明阳李渝芬
- 文献传递
- 生物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生物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在猪肺动脉中的可吸收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小型猪19只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只为空白对照组;10只为支架植入A组,于肺动脉内仅植入1个支架;6只为支架植入B组,于肺动脉内分别植入2个支架。术后进行随访至24个月。统计学方法采用随访资料多个时间点多组处理的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术后随访肺动脉血流速度(F分组×时间=1.06,P=0.40)、右心室压力(F分组×时间=0.58,P=0.86)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未发生血管再狭窄情况。肺动脉管径扩张率支架植入A、B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57,P=0.05;F时间=12.89,P〈0.001;F分组×时间=2.99,P=0.03),提示在随访期内支架对血管能维持较好的扩张作用。血清铁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时间=0.94,P=0.52)。随访期内所有试验动物均成活至随访终点,均未出现支架不良反应造成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生物可吸收铁基支架在动物体内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并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与稳定性。
- 梁东坡张智伟王树水张旭谢兆丰曾国洪
- 关键词:铁肺动脉先天性心脏病
- 3.0T MR相位对比法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反流与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通过3.0T相位对比磁共振(PC-MRI)定量测量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远期患者的肺动脉反流程度,并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肺动脉反流与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TOF根治术后患者于1个月内先后接受超声心动图及心脏MR检查。以PC-MRI测量肺动脉反流分数(PRF),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对PC-MRI所见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PRF程度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不同PRF程度间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RV-ES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的差异。结果 PC-MRI与超声心动图显示的肺动脉反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606,P<0.001)。轻度、中度及重度PRF组RV-EDVI中位数分别为89.45、108.05及133.50ml/m2(χ2=12.530,P=0.002),RV-ESVI中位数分别为50.40、64.85及81.30ml/m2(χ2=13.173,P<0.01),但三组间R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P>0.05)。结论 3.0TPC-MRI测量肺动脉反流严重程度与超声心动图有良好相关性。RV-EDVI及RV-ESVI与肺动脉反流程度密切相关;随反流严重程度加重,RV-EDVI及RV-ESVI增大,而RVEF保持稳定。
- 刘辉王秋实梁长虹黄美萍谢兆丰郑君惠谭绍恒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 儿童期肺动静脉瘘9例报告被引量:2
- 2013年
-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畸形,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造成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形成高流量、低阻力的右向左分流,畸形可发生在肺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等不同水平,呈单发性或多发性,如大量的分流可对患儿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 谢兆丰张智伟李渝芬钱明阳潘微石继军王树水
- 关键词:肺动静脉瘘儿童期肺血管畸形右向左分流肺动脉肺静脉
- 经导管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瘘7例被引量:4
- 2013年
- 肺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指肺动脉与肺静脉问存在异常交通,造成右向左分流、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临床罕见.发病率为0.02‰~0.03‰,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达11%l一“。我院于2001年6月-2011年8月对7例肺AVF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报道如下。
- 谢兆丰张智伟钱明阳石继军王树水
- 关键词:动静脉瘘介入治疗
- 儿童期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 目的:总结儿童期肺动静脉瘘(PAVF)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对该院收治的9例肺动静脉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经介入治疗,2例囊状肺动静脉瘘效果好,1例弥漫性肺动静脉瘘效果...
- 谢兆丰张智伟李渝芬钱明阳潘微石继军王树水
- 关键词:介入治疗
- 新型生物可吸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自主研究的新型房间隔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为动物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封堵器框架由生物可吸收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单丝网编织成型。通过对PLLA单丝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测试、体外溶血测试、全身急性毒性测试、肌肉植入实验,评价新型房间隔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PLLA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无体外细胞毒性,体外溶血率0.9%,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通过分析样品植入肌肉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组织病理,观察样品与组织之间的反应,未发现明显的组织损伤和组织增生。结论生物可吸收PLLA房间隔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可进行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
- 谢兆丰王树水张智伟刘香东陈贤淼张贵张德元
- 关键词:聚左旋乳酸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生物相容性溶血率
- 微导管在儿童经皮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封堵术中的应用
- 研究微导管在儿童经皮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封堵术中的应用.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患儿,1例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6岁男性,体重23Kg),1例为左前降支-左心室瘘(7岁女性,体重16.5Kg),两例患儿病变血管均走行迂曲.使...
- 李一凡李渝芬谢兆丰张旭王树水张智伟
- 关键词:儿童患者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