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小儿
  • 4篇患儿
  • 4篇肺炎
  • 3篇新生儿
  • 3篇治疗小儿
  • 3篇儿童
  • 2篇胆红素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误诊
  • 2篇误诊分析
  • 2篇哮喘
  • 2篇小儿哮喘
  • 2篇疗效
  • 2篇肺炎患儿
  • 2篇阿奇霉素
  • 1篇大叶性
  • 1篇大叶性肺炎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机构

  • 17篇焦作市第二人...

作者

  • 17篇赵丹
  • 9篇靳红光
  • 6篇杨菊萍
  • 6篇孟丽萍
  • 1篇关丽霞
  • 1篇赵倩
  • 1篇高亮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变化的意义及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MPP患儿为研究组,其中急性期56例、恢复期47例;同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入院时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分析治疗3 d各血清指标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MPP患儿病情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BIL、SP-D、Th17/Treg、IL-17、CRP、PCT水平升高,IL-35水平降低,FEV1、FVC、PEF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患儿比较,预后不良患儿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升高(P<0.05);TBIL、Th17/Treg与IL-17、CRP呈正相关,SP-D与PCT呈正相关,且与IL-35呈负相关(P<0.05);TBIL、SP-D、Th17/Treg是影响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三项联合检测时AUC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MPP患儿血清TBIL、SP-D、Th17/Treg水平升高,对MPP患儿病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陈静杨菊萍靳红光赵丹
关键词:总胆红素辅助性T细胞17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50例。参照组患儿予以50 mg/(kg·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进行治疗,每8 h滴注1次;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10 mg/(kg·d)阿奇霉素注射剂,之后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二者比例为1∶100,1次/d。连续使用3 d后停止用药4 d,之后继续用药3 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参照组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靳红光赵丹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
川崎病5例误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5例川崎病误诊原固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减少误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9-2011年我科收治的5例患儿的误诊情况。结果误诊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病例不典型;对该病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不了解;4.缺乏对该病实验室检查的认识。结论医生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孟丽萍赵丹靳红光杨菊萍
关键词:川崎病误诊误诊原因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被引量:2
2017年
我们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赵丹陈静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酪酸梭菌小儿活菌病例
玉屏风颗粒预防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在预防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哮喘控制情况、免疫指标、肺功能及治疗6个月内哮喘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C-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8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g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和PEFR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哮喘急性加重(1.38±0.44)次,少于对照组的(1.91±0.3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可有效降低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减少急性发作,保护肺功能。
赵丹孟丽萍靳红光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哮喘急性发作小儿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及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为40例.,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为40例,在此治疗基础上另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比两组免疫功能、症状消失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750%优于对照组的8000%,发热、皮疹、疱疹及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取得较好效果,症状恢复快,免疫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陈麟赵丹
关键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干扰素雾化吸入手足口病
丙种球蛋白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IVIG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抗体水平及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气促、喘息、咳嗽)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使用IVIG辅助治疗可增强患儿机体免疫,缩短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程文净杨菊萍赵丹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小儿哮喘
拉莫三嗪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拉莫三嗪+托吡酯治疗),每组2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发作情况、神经因子[神经肽Y(NP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认知功能[韦氏智力量表(WISC-Ⅳ)评分]、焦虑及抑郁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脑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ISC-Ⅳ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PY、IGF-1、BDNF、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较好,可减少发作次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陈静杨菊萍靳红光赵丹
关键词: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6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肺部啰音、肺部阴影、高热、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肺部阴影、高热、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靳红光赵丹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阿奇霉素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接受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补体C3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s-CRP、PCT、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PCT、D-D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M、IgA、IgG以及C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IgG、C3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IgA、IgG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提高患儿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赵丹
关键词:加味麻杏石甘汤布地奈德支气管肺炎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