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移植
  • 5篇梗死
  • 5篇骨髓
  • 5篇骨髓干细胞
  • 5篇骨髓干细胞移...
  • 5篇干细胞移植
  • 4篇干细胞
  • 3篇心肌
  • 3篇细胞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室
  • 2篇心室重构
  • 2篇心脏
  • 2篇心脏功能
  • 2篇死后
  • 2篇年龄
  • 2篇趋化
  • 2篇左室
  • 2篇左室重塑
  • 2篇细胞培养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10篇赵敏
  • 8篇赵翠萍
  • 3篇方春晓
  • 2篇井玲
  • 2篇李悦
  • 2篇沈景霞
  • 2篇李为民
  • 2篇姜丽丝
  • 2篇王召军
  • 2篇张瑞宏
  • 1篇黄永麟
  • 1篇王家宏
  • 1篇王越红
  • 1篇刘巍
  • 1篇李秀
  • 1篇王秀洁
  • 1篇李舒
  • 1篇董礼航
  • 1篇吴焱琼
  • 1篇于彦伟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心肌梗死所致的细胞缺失和瘢痕形成是心力衰竭乃至死亡的病理基础,目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均不能替代坏死心肌和彻底改善心脏功能。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胞移植中心完成。①实验动物:SD雄性大鼠60只作为细胞移植的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细胞移植组,20只/组。另取SD雄性幼鼠10只作为骨髓干细胞的供体。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取幼鼠股骨骨髓,Percoll分离后收取细胞层,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100g/mL链霉素的DMEM营养液,差速贴壁法分离骨髓干细胞,达80%~90%融合时采用胰酶+乙二胺四乙酸消化传代。向含有第3代骨髓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5-氮杂胞嘧啶核苷进行诱导,3周后行BrdU标记,离心后配制成1×1012L-1的细胞悬液用于移植。心肌梗死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未结扎冠状动脉。细胞移植组吸取0.2mL骨髓干细胞悬液注射到瘢痕组织中,心肌梗死组注入等量干细胞培养液基质,假手术组不予任何移植处理。③实验评估:术后4周,利用导管和心动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压、左室压力最大变化值、左室压力最小变化值、等容时间常数和心率。结果:术后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压、左室压力最大变化值、左室压力最小变化值均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压、等容时间常数均明显增高(P<0.01);与心肌梗死组比较,细胞移植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到瘢痕心肌组织中,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脏功能。
周跃发赵翠萍赵敏王召军
关键词:细胞移植心脏功能
鼠龄对大鼠骨髓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鼠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不同鼠龄的MSCs,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3d鼠和1月龄鼠MSCs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6月龄和12月龄鼠,而3 d鼠与1月鼠MSCs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 3 d鼠和1月龄鼠比6月龄鼠、12月龄鼠,更适于MSCs的提取、移植。
赵敏赵翠萍王秀洁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年龄细胞培养
幼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心肌梗死(MI)后的心肌细胞丢失和瘢痕形成是导致心室重构、心力衰竭乃至死亡的病理基础。骨髓干细胞被认为是实现自体细胞移植的理想细胞来源。故本研究采用细胞工程和移植技术,将幼鼠骨髓干细胞(MSC)移植到同种大鼠MI的受损心肌组织中,在没有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MSC移植对MI后大鼠心衰的治疗效果。
赵翠萍沈景霞方春晓赵敏吴焱琼王召军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幼鼠免疫抑制剂心室重构
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后心衰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状态和移入受损心肌后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说明年龄对骨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分离培养3日龄,1月龄,6月龄,12月龄Wister雄鼠骨髓干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描记生长曲线。将60只大鼠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后两周,随机分为三组:Ⅰ组:3日龄组(n=20只):给予3日龄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鼠骨髓干细胞;Ⅱ组:6月龄组(n=20只):给予6月龄的Brdu标记的鼠骨髓干细胞;Ⅲ组:对照组(n=20只):给予培养液。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进行直接测量后取左心室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鉴定植入的细胞和心肌、毛细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培养结果示3日龄及1月龄组增殖能力均高于6月龄及12月龄组,但3日龄与1月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月龄组在原代培养后期即死亡。治疗前超声心动图显示Ⅰ、Ⅱ、Ⅲ组心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四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Ⅰ、Ⅱ组LVEF、FS、IVST、LVPW和LVE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Ⅲ组;Ⅰ组LVEF、FS、IVST、LVPWs和LVESD又明显高于Ⅱ组;Ⅰ、Ⅱ、Ⅲ组LVEDD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直测结果显示Ⅰ、Ⅱ组的Wh、Wh、Wb、L、I度均较第Ⅲ组有所增加,其中Ⅰ组又明显高于Ⅱ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Ⅱ组于梗死周边均发现Brdu(+)细胞存在,心肌特异性抗体阳性,且Ⅰ组阳性率明显高于Ⅱ组。毛细血管密度检测结果显示Ⅰ组毛细血管增生情况明显优于Ⅱ组。结论: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增殖能力越强。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功能,增加梗死区�
姜丽丝赵翠萍赵敏董礼航王荣于晓露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年龄心肌梗死
趋化因子和CD34+干细胞联合移植对梗死后大鼠左室重塑影响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 SDF-1联合同种异体 CD34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Wistar 雄性大鼠38只,随机分成3组:SDF-1联合干细胞移植组(13只);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13只);假手术组(...
张瑞宏李为民李悦赵翠萍井玲赵敏
文献传递
熊去氧胆酸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61只雄性昆明小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UDCA低剂量组、UDCA高剂量组、螺内酯组和对照组。ISO皮下注射30d构建心肌纤维化模型。HE、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肌胶原蛋白(Col)I、Ⅲ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及NF-κB抑制蛋白(IKB)及其磷酸化形式(p—IκB-α)的表达。结果ISO诱导小鼠发生心肌纤维化,CdI和CdⅢ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UDCA组及螺内酯组纤维化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其中UDCA高剂量组纤维化减轻更明显(P〈0.05);UDCA组及螺内酯组Col I、ColⅢ及TGF-β1的表达减少[UDCA低剂量组(1.52±0.16)、高剂量组(1.02±0.12)、螺内酯组(1.01±0.21)比对照组(2.73±0.12),P〈0.05];各组间CTGF、MMP2/9及TIMP1/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DCA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IκB—α,增加IκB的表达。结论UDCA激活受体TGR5,通过下调NF-κB介导的TGF-β1表达发挥抗小鼠心肌纤维化作用。
李秀韩科强石亚男门素珍李舒孙孟华董浩卢景晶马丽娟赵敏李丹刘巍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疾病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取SD雄性幼鼠10只作为骨髓干细胞的供体。经过骨髓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标记制成每毫升含10×108的细胞悬液用于移植。将SD雄性大鼠60只作为细胞移植的受体,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细胞移植组,每组20只。心肌梗死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未结扎冠状动脉。细胞移植组吸取0.2mL骨髓干细胞悬液注射到瘢痕组织中,心肌梗死组注入等量干细胞培养液基质,假手术组不予任何移植处理。术后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解剖直测法获得心梗组和移植组大鼠心脏功能、心室重构和病理学资料。结果超声图和解剖直测值的结果均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大鼠心室腔扩大,室壁变薄,球形化。超声结果显示,心梗大鼠心脏功能明显降低。与心梗组相比,移植组大鼠心室重构程度减低,心功能有所改善。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能改善心梗后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赵翠萍赵敏姜丽丝方春晓沈景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细胞移植心室重构心脏功能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正常和心肌梗死大鼠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正常和心肌梗死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研究室完成。取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饲养的Wiste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体质量(50±10)g幼鼠20只做为干细胞的来源,将体质量(300±50)gWister雄性大鼠80只作为细胞移植的受体,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①正常对照组:用1mL注射器取200μL细胞培养液基质移入到正常心肌组织中。②心肌梗死对照组:取200μL细胞培养液基质移入到心肌梗死大鼠瘢痕组织中。③正常移植组:在正常心肌组织中移入200μL干细胞悬液。④心梗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后瘢痕组织中移入干细胞悬液。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3周形成心肌瘢痕模型。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即刻和饲养4周的心电图变化。结果:80只实验大鼠中,在心肌梗死模型制作和细胞移植过程中死亡39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大鼠41只,其中心肌梗死对照组7只,心肌梗死移植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移植组各13只。①幼鼠骨髓干细胞经体外培养、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和5-氮杂胞嘧啶核苷诱导能形成幼稚的心肌样细胞。将其移植到大鼠正常心肌组织和心肌梗死后的瘢痕心肌组织中4周后发现不同心脏组织环境中能生存增殖良好,替代坏死心肌。②正常对照组大鼠心电图显示Ⅱ,Ⅲ,avF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心率为(300±50)次/min。心肌梗死对照组QRS波增宽,ST段抬高,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正常移植组和心肌梗死移植组大鼠均表现为心律不稳,ST段下移或抬高等一过性缺血或损伤性改变;细胞移植后4周,正常移植组和心梗移植组大鼠均未见有害的心律失常出现,而且,心肌梗死移植组大鼠与心肌梗死对照组(或移植前)相比QRS波变窄,R波相对升高,ST段回到基线。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后�
赵翠萍张立萍于彦伟方春晓赵敏
关键词:骨髓细胞移植心电描记术
趋化因子和CD_(34)^+干细胞联合移植对梗死后大鼠左室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联合同种异体CD34+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8只,随机分成3组:SDF-1联合干细胞移植组(13只);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13只);假手术组(12只)。移植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另选同种异体大鼠13只,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免疫磁珠法分离外周血CD34+干细胞,在梗死模型制作后7d,经静脉联合趋化因子SDF-1注入到移植组大鼠体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于心梗术前、干细胞移植术后1周和4周行心脏超声检查,术后4周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胶原含量。结果心肌梗死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提高(P<0.01),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明显减小(P<0.01);移植组心肌组织AngⅡ、胶原含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经静脉联合移植趋化因子SDF-1和外周血干细胞是安全可行的,它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为造血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瑞宏李为民李悦赵翠萍井玲赵敏王越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体外修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学研究
2006年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选择以获得体外修复受损平滑肌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中心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儿脐带约5cm长(家属志愿提供)原代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贴块法和胰酶/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②贴块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块20%M199完全培养基(200mL/L胎牛血清+10mL/L双抗+5mL/LL-谷氨酰胺)贴壁24h后,补足完全培养基培养;胰酶/胶原酶酶解法:第1步胰酶消化:将脐动脉剪成1mm×1mm大小。装入含2.5g/L胰酶培养瓶中,消化15~30min,加入20%M199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第2步胶原酶消化:将上述处理过的组织块放入含1g/LⅠ型胶原酶的无血清M199培养基中,过夜,离心,收集细胞,以1×104个细胞/cm2密度接种培养皿中,补足20%M199完全培养基培养。③对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形态、数量及平滑肌а-肌动蛋白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①贴块法:组织块种植后2周时,多数细胞已贴壁伸展。4~6周细胞达80%融合时,镜下成“峰与谷”样,可传代培养,传代间隔期一般是两三周;胰酶/胶原酶酶解法:细胞多为伴有胞质突起的多角形大细胞,达到生长融合时细胞密度低。2周左右细胞融合,可传代培养。传代间隔期一般是一两周。②贴块法获得的细胞初期生长速度慢,但达到融合前细胞数量多,细胞得率高;胰酶/胶原酶酶解法获得的细胞初期生长速度快,群体倍增时间短,但达到融合前细胞数量少于贴块法,细胞得率低。③胰酶/胶原酶法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率高于贴块法(93.1%,71.4%,χ2=4.626,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贴块法合成表型细胞比例大,胰酶/胶原酶酶解法收缩表型细胞比例大,后者所获得的细胞更适合用作修复血管平滑肌细�
王家宏黄永麟赵敏尤棋
关键词:生物学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