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琪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癌颈廓清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1996年
- 本文利用电子计算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对137例喉癌颈廓清术后的颈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颈部淋巴结病理阳性、廓清范围小、N分期早、女性、年轻是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的主要因索。
- 李树华邹连贵董卫东王桂茹吴岚贺亚宁赵江琪
- 关键词: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复发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耳科手术中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护
- 目的:观察电钻性能的改善,缩短电钻噪音暴露时间和药物干预对电钻噪声对内耳声损伤的防护作用。临床资料:92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术后按既往常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治疗组48例,术后除按常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外,...
-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赵江琪
- 文献传递
-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被引量:3
- 1995年
- 报告对147例喉癌患者的15项临床指标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5项主要相关因素为:喉癌分型、T分期、N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并导出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多元回归方程,经组内验证,该方程准确率为79.0%,假阳性率13.0%,假阴性串8.0%;经组外验证,方程准确率为76.6%,假阳性率12.8%,假阴性率10.6%。表明该方程在临床有一定实用价值。
- 李树华邹连贵王桂茹董卫东贺亚宁吴岚宋媛赵江琪
- 关键词:喉肿瘤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 鼓室成形术后骨导听力改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5年
- 对121耳鼓室成形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比较患耳之骨导听力改变。结果表明:所有病例术后骨导听阈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手术范围及复杂程度的增加,骨导听阈升高显著,0.25~4kHz平均听阈升高数值,在鼓膜修补组(Ⅰ组)、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Ⅱ组)和电钻下联合进路胆脂瘤清除+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Ⅲ组)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三组间平均骨导听阈升高大于15dB者所占比例依次有所升高,其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Ⅰ、Ⅱ组骨导听阈升高无频率差异,Ⅲ组骨导听阈升高各频率不均衡,以4kHz骨导听阈的升高最为明显。
- 李树华王希军赵江琪宋媛邹连贵王桂茹董卫东吴岚
- 关键词:中耳炎鼓室成形术骨导听力
- 耳科手术中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治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电钻性能的改善、缩短电钻噪声暴露时间和药物干预对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总结1995年前病例24例,1995年后92例。1995年后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ATP80mg/d和辅酶A100u/d静脉滴注,阿米三嗪30mg、萝巴新10mg(都可喜1片)2次/d口服,持续一周。将对照组分别与1995年前病例和1995年后同期病例中的治疗组比较。结果1995年前和1995年后的对照组4kHz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分别为18.96±3.22dB和16.02±4.62dB,差异显著;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大于15dB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例)和11.4%(5/44例),差异显著。1995年后病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间的比较表明,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程度对照组明显重于治疗组;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大于15dB的例数在对照组显著多于治疗组。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电钻、尽量使用高转速、缩短电钻使用时间以及电钻噪声暴露后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显著的减轻术后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赵江琪
- 关键词:骨导声损伤内耳听力下降耳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