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霞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废水
  • 2篇生物处理
  • 2篇生物吸附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处理
  • 2篇微生物吸附
  • 2篇煤矿废水
  • 2篇硅酸盐细菌
  • 1篇絮凝
  • 1篇絮凝作用
  • 1篇生物转化
  • 1篇水处理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分析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脱硫
  • 1篇微生物转化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分析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赵海霞
  • 3篇连宾
  • 3篇谢作晃
  • 2篇黄海燕
  • 1篇朱立军
  • 1篇陈烨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硅酸盐细菌煤炭脱硫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煤炭生物脱硫技术是目前和将来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采用生长在含高硫煤培养基中的硅酸盐细菌来去除煤炭中的硫。研究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对所用高硫煤样有脱硫效果,全硫含量从原煤样的5.45%降至处理后的3.45%,全硫脱除率达36.70%,其中细菌有效脱除率达9.91%。摇床培养的硅酸盐细菌比静止培养的硅酸盐细菌对煤炭脱硫效果更好。含氮培养基培养的硅酸盐细菌比无氮培养基培养的硅酸盐细菌脱硫效果要好。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硅酸盐细菌不仅对煤中硫化铁硫存在氧化作用,同时也对煤中有机硫和无机硫存在吸收与代谢转化作用。认为硅酸盐细菌对煤炭的脱硫作用存在两种机理:①硅酸盐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煤中硫产生氧化作用;②硅酸盐细菌对煤中硫进行了吸收与代谢转化。两种机理同时存在,且作用对象包括煤中所有形态的硫。该实验结果显示硅酸盐细菌在脱硫研究中有潜在应用前景。
谢作晃赵海霞黄海燕连宾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脱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转化
贵州凯里煤矿地区水质分析与微生物处理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分析贵州凯里地区煤矿排出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开展了生物法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对贵州凯里地区从鱼洞到江口的一段河流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测定色度、OD、SS、pH值及重金属元素浓度等指标,分析煤矿废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利用硅酸盐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GY03菌株所产生的絮凝物质探讨其对煤矿废水的吸附作用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水样的最大絮凝率为97.94%,SS去除率达99.43%,对总铁、Zn2+和Ti4+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94%,90.93%和90%。这说明该絮凝剂能够有效改善受煤矿污染水体的水质。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絮凝剂在煤矿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赵海霞连宾谢作晃陈烨朱立军
关键词:煤矿废水水质分析微生物吸附硅酸盐细菌絮凝作用
洗煤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2007年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在产煤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洗煤废水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波兰奥得河和维斯瓦河的上游因受酸性煤矿废水污染的影响,重金属及氯化物含量超标,大约50%的上游河段未达到水质Ⅲ级标准(Rybicka,1996);美国俄亥俄州霍金河流域受酸性煤矿废水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河流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改变(Rob-ert等,2001);我国山西省大同市口泉煤矿直接排放的洗煤废水导致附近河流下游断面水质为Ⅴ级,且SO42-、氨氮、Hg、COD和氟化物等超标率很高(时红,2002).……
谢作晃黄海燕赵海霞连宾
凯里地区煤矿废水污染分析及微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煤炭产业是目前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能源支柱。在煤炭大量产出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严重破坏,其中以煤矿废水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 运用土壤富集因子、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Q(人类...
赵海霞
关键词:煤矿废水微生物处理污水处理重金属环境污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